浙江省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門路。1999年浙江省食用菌鮮菇產量58萬噸.產值23億元(不包括加工增值),名列全國前茅。目前全省有40余萬食用菌專業戶。年凈收入3000~5000元。
現在浙江省已初步建立起以基地為基礎,以市場和加工企業為龍頭,內外銷結合的產銷格局。一是已建立起香菇、蘑菇、金針菇、黑木耳、猴頭菇。靈芝等六大相對集中、各具特色的食用菌商品基地,這些基地年鮮菇產量48萬噸,產值19億元,分別占全省的82.7%和 82.6%; 二建立了 100多家以外向型為基本特征的食用菌加工企業,主要進行鮮香菇脫水、鮮菇出口。速凍保鮮三種類型的加工,年加工產值13.5億元,出口創匯1.5億美元;三是在主產區辦起了一批集散功能較強的食用菌交易市場,目前有一定規模的專業市場7個。年交易平菇3.5萬噸,交易額25.9億元。針對我國加入WTO約新情況和浙江省食用菌行業發展的特點,今后食用菌產業化的發展要著力提高單產、菇品質量和經濟效益,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突破:
一是搞好全省食用菌區域布局和培育重點生產基地。香菇以浙西南的麗水地區重點縣市和金華市的磐安、武義縣為重點;建立起黑木耳、蘑菇、金針菇等幾個重點產區。
二是發展優質品牌產品。繼續抓好慶元百山祖牌香菇,磐安磐峰牌香菇,省土畜產進出口公司的龍船牌香菇和黑木耳,景寧的三譽牌和方和三山牌黑木耳、梅林牌蘑菇罐頭,常山江牌猴頭菇和金針菇罐頭等名牌產品。
三是拓展國際市場。調整產品結構,多創名特優新產品,要求花菇產量逐步調整到占香菇生產的80%以上,以擴大出日;加強協調,確定合理價格;防止低價傾銷;重視歐美市場的開拓,使食用菌走向全球。
四是培育龍頭企業。省級龍頭企業,以省興合集團、省糧油、土畜產等省級進出口公司,富陽、慈溪速凍廠,慶元縣香菇市場、天河有限公司、磐安縣土特產有限公司為骨干,上連市場,下連基地和農戶,組建一個食用菌集團,帶動和促進全省食用菌持續發展。市(地)級龍頭企業,以磐安縣食用菌總公司為基礎,上一個藥字號的食用菌多糖類的漂吟類藥用口服和針劑制藥廠。縣級準備發展一批食用菌保健食品等精深加工企業。
五是擴大生產原料,解決資源不足、對已無柴木可采的林地,加大“封山育林”力度,扶持、鼓勵栽培柴木林;對尚未采伐的林地,實行計劃間伐,使生產量大于消耗量,推廣以草代木,以減少草木的年耗量;發展以秦代木,把我省每年修剪下來的3P多萬噸桑樹枝條利用起來,可代替50%~80%的草木屑;抓好人造菇木速生林;補充草木資源。在香菇、黑木耳產區,搞好種草。植樹、生產三者的有機結合;有計劃地組織部分食用菌技術人員到西北闊葉林資源豐富的地方發展香菇等食用菌,支持西部大開發。 徐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