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位于福建省南部,與臺灣隔海相望,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沿海開放城市。漳州四時花不謝,八節果飄香,自然生態環境秀美,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素有“魚米之鄉”、“花果之城”美譽。漳州食用菌(簡稱“蕈”、“菇”,國際統稱“蘑菇”)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一個上下游關系企業齊全,兩岸乃至全國和國際合作勢頭良好,實現規模化、工廠化、產業化生產經營的產業集群。
中國蘑菇節(THE CHINESE MUSHROOM DAYS),作為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為辦會模式,以“搭建國際商貿交流平臺,促進蕈業又好又快發展”為辦會主題,從2007年開始,一年一屆,在漳州成功舉辦四屆,為國內外所有食用菌產業相關人員搭建和提供一個行業信息與商貿交流的資源平臺和難得機會。四屆中國蘑菇節期間,參會參展企業達到3000家,外地業界嘉賓客商12000多人,其中來自境外、國外客商1860多人,國內外食用菌產業客商共簽下總貨值為72.1億元人民幣的購銷訂單。如今,中國蘑菇節在業界享有盛譽,品牌效應不斷擴大,不僅成為中國食用菌產業信息交流、溝通和學習的最佳平臺,以及海峽兩岸食用菌(菇類)產業交流互動平臺,而且也已成為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國際行業盛會。中國蘑菇節既為在漳州舉辦的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增光添彩,而且也為漳州贏得“中國蕈業名城”、“中國菇都”、“中國罐頭之都”贊譽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為中國乃至世界食用菌產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據統計,2010年全市食用菌產業(包括種植、加工、機械、包裝、原輔材料等)總產業達到60億元,比增20%,其中全市食用菌鮮品總產量34.58萬噸,總產值21.08億元,比增30%,食用菌鮮品及其加工品總產量皆占全國20%,出口量占全國40%,白背木耳、雙孢蘑菇及其罐頭制品出口量占全國90%和80%,白背木耳產量11.13萬噸,雙孢蘑菇及其罐頭制品產量36萬噸,食用菌機械產量占全國40%,產值超億元,工廠化栽培杏鮑菇產量5.4萬噸,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比增33%,其中工廠化瓶栽杏鮑菇產量全國第一。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及其加工業成為農民發家致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好途徑。
第五屆中國蘑菇節,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福建省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福建省農業廳、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食用菌學會、福建省食用菌行業協會等單位主辦,重點突出合作與發展,突出市場與品牌,突出科技與人文,充分發揮作為現代農業提效的平臺作用,具有專業性、科技性、權威性、對臺性、國際性、實效性,主題鮮明,特色顯著,內容豐富,主要以食用菌及其相關產業鏈企業產品展示展銷,以及產業投資、商業貿易、科技交流、品牌合作為主,同時還舉辦2011中國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及食品安全培訓會、專題(杏鮑菇、雙孢蘑菇)圓桌會議、海峽兩岸菇類產業聯誼會、中國蘑菇美食烹飪大賽、易菇網網友見面會、漳州食用菌產業參觀考察、地方特色產品展等多項配套活動;展區面積1500平方米,設置主形象區、特裝展區、國內外標準展區及臺灣菇類產品展區共81個展位;舉辦地點:漳州市區及東南花都(花博園)。現有二十幾個省(市、區)和十幾個國家的嘉賓、客商共1000多人報名與會,其中臺灣、香港地區100多人,美國、法國、澳大利亞、荷蘭、波蘭、立陶宛、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敘利亞等國家90多人,參會參展嘉賓客商皆是來自國內外涉及食用菌生產、加工、流通、食品安全、科研,以及機械設備、包裝、菌包原材料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大商家,以及從事食用菌、罐頭食品貿易的批發商、進出口商、超市聯盟、終端消費市場供應商、零售商。
“海西建設,蕈業先行。”第五屆中國蘑菇節,既是第三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第十三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的重要活動內容,同時也是在胡錦濤總書記來閩視察、ECFA簽署生效后,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求在更高的起點上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大背景下在海峽西岸經濟區重鎮漳州舉辦,旨在積極應對國內外食用菌產業發展新形勢,進一步推動食用菌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又一次國際行業盛會。
天下美蕈出漳州,中國菇都歡迎您!中國蘑菇節組委會真誠歡迎海內外嘉賓客商熱情參與,相聚菇都,共襄盛舉,共謀發展!
中國蘑菇節(THE CHINESE MUSHROOM DAYS),作為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為辦會模式,以“搭建國際商貿交流平臺,促進蕈業又好又快發展”為辦會主題,從2007年開始,一年一屆,在漳州成功舉辦四屆,為國內外所有食用菌產業相關人員搭建和提供一個行業信息與商貿交流的資源平臺和難得機會。四屆中國蘑菇節期間,參會參展企業達到3000家,外地業界嘉賓客商12000多人,其中來自境外、國外客商1860多人,國內外食用菌產業客商共簽下總貨值為72.1億元人民幣的購銷訂單。如今,中國蘑菇節在業界享有盛譽,品牌效應不斷擴大,不僅成為中國食用菌產業信息交流、溝通和學習的最佳平臺,以及海峽兩岸食用菌(菇類)產業交流互動平臺,而且也已成為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國際行業盛會。中國蘑菇節既為在漳州舉辦的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增光添彩,而且也為漳州贏得“中國蕈業名城”、“中國菇都”、“中國罐頭之都”贊譽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為中國乃至世界食用菌產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據統計,2010年全市食用菌產業(包括種植、加工、機械、包裝、原輔材料等)總產業達到60億元,比增20%,其中全市食用菌鮮品總產量34.58萬噸,總產值21.08億元,比增30%,食用菌鮮品及其加工品總產量皆占全國20%,出口量占全國40%,白背木耳、雙孢蘑菇及其罐頭制品出口量占全國90%和80%,白背木耳產量11.13萬噸,雙孢蘑菇及其罐頭制品產量36萬噸,食用菌機械產量占全國40%,產值超億元,工廠化栽培杏鮑菇產量5.4萬噸,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比增33%,其中工廠化瓶栽杏鮑菇產量全國第一。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及其加工業成為農民發家致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好途徑。
第五屆中國蘑菇節,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福建省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福建省農業廳、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食用菌學會、福建省食用菌行業協會等單位主辦,重點突出合作與發展,突出市場與品牌,突出科技與人文,充分發揮作為現代農業提效的平臺作用,具有專業性、科技性、權威性、對臺性、國際性、實效性,主題鮮明,特色顯著,內容豐富,主要以食用菌及其相關產業鏈企業產品展示展銷,以及產業投資、商業貿易、科技交流、品牌合作為主,同時還舉辦2011中國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及食品安全培訓會、專題(杏鮑菇、雙孢蘑菇)圓桌會議、海峽兩岸菇類產業聯誼會、中國蘑菇美食烹飪大賽、易菇網網友見面會、漳州食用菌產業參觀考察、地方特色產品展等多項配套活動;展區面積1500平方米,設置主形象區、特裝展區、國內外標準展區及臺灣菇類產品展區共81個展位;舉辦地點:漳州市區及東南花都(花博園)。現有二十幾個省(市、區)和十幾個國家的嘉賓、客商共1000多人報名與會,其中臺灣、香港地區100多人,美國、法國、澳大利亞、荷蘭、波蘭、立陶宛、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敘利亞等國家90多人,參會參展嘉賓客商皆是來自國內外涉及食用菌生產、加工、流通、食品安全、科研,以及機械設備、包裝、菌包原材料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大商家,以及從事食用菌、罐頭食品貿易的批發商、進出口商、超市聯盟、終端消費市場供應商、零售商。
“海西建設,蕈業先行。”第五屆中國蘑菇節,既是第三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第十三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的重要活動內容,同時也是在胡錦濤總書記來閩視察、ECFA簽署生效后,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求在更高的起點上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大背景下在海峽西岸經濟區重鎮漳州舉辦,旨在積極應對國內外食用菌產業發展新形勢,進一步推動食用菌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又一次國際行業盛會。
天下美蕈出漳州,中國菇都歡迎您!中國蘑菇節組委會真誠歡迎海內外嘉賓客商熱情參與,相聚菇都,共襄盛舉,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