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高密市供銷合作社為推動全市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建設的惠和現代食用菌產業園一期已經完成,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
據悉,高密市社規劃建設的食用菌產業園總占地2000畝,總投資8億元。截至目前,已累計投資7000萬元,建成了6條菌包生產線、20個產菇房和兩大產菇車間,形成了年產2000萬袋菌包、7000噸菌菇的能力。所產“惠和”牌金針菇于2010年7月通過國家有機產品認證。
近年來,高密市社充分發揮資源、網絡等優勢,以社屬企業惠德農產品有限公司為龍頭,以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為切入點,以建設惠和現代食用菌產業園區為重點,逐步建立起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食用菌生產經營模式,初步形成了品種多樣化、布局區域化、經營產業化的格局,在推動產業發展、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供銷合作社的帶動下,全市食用菌產業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分散栽培到集中規模化種植、從家庭作坊式經營到全天候工廠化生產的轉變。2010年,全市食用菌總產量(按鮮品計)達到了6萬噸,總產值超過3億元。單品種金針菇基地產品總量位居全國前列,近3年保持年增長率90%的水平。
據悉,高密市社規劃建設的食用菌產業園總占地2000畝,總投資8億元。截至目前,已累計投資7000萬元,建成了6條菌包生產線、20個產菇房和兩大產菇車間,形成了年產2000萬袋菌包、7000噸菌菇的能力。所產“惠和”牌金針菇于2010年7月通過國家有機產品認證。
近年來,高密市社充分發揮資源、網絡等優勢,以社屬企業惠德農產品有限公司為龍頭,以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為切入點,以建設惠和現代食用菌產業園區為重點,逐步建立起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食用菌生產經營模式,初步形成了品種多樣化、布局區域化、經營產業化的格局,在推動產業發展、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供銷合作社的帶動下,全市食用菌產業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分散栽培到集中規模化種植、從家庭作坊式經營到全天候工廠化生產的轉變。2010年,全市食用菌總產量(按鮮品計)達到了6萬噸,總產值超過3億元。單品種金針菇基地產品總量位居全國前列,近3年保持年增長率90%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