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黃河故道的江蘇省豐縣孫樓鎮,幾千畝連成一片的“農業現代工廠”鴨棚、菜棚和菌棚,棚海相連,好不壯觀。這就是豐縣孫樓鎮實施的“三棚富民工程”。目前,孫樓鎮投入“三棚工程”的資金達1.5億元,現代高效農業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60%以上,吸納農民工1.7萬多人就業。2010年,全鎮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8330元,其中高效規模農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在60%以上。
在“三棚工程”中,孫樓鎮特別重視發展食用菌產業,落實“五菇”富民工程,種植袖珍菇、白色金針菇、杏鮑菇、雙孢菇、黑木耳等高附加值的“五菇”。目前,該鎮已建成全國最大的集中連片、高標準的袖珍菇園區和全市第一家、蘇北最大的瓶栽白色金針菇工廠,“五菇”規模生產企業已發展到十多家,初步形成了從菌種栽培、養育、菌種冷凍加工、包裝物生產、菌菇銷售運輸等一條龍產業鏈,年產值近4億元。
對于孫樓鎮“菌棚”產業的迅速崛起,孫樓鎮黨委書記杜亞峰總結說:“孫樓鎮食用菌產業瞄準的目標是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食用菌工廠化、標準化生產第一鎮。因此,我們的‘菌棚工程’走的是高起點發展、高標準投入和高科技支撐之路。”孫樓鎮于2008年建起的500畝袖珍菇高效示范園,每個溫室投資22萬元,當年出菇產值就達到40萬元,產品以較高附加值出口,菌棚年實現純利潤達到8萬元。眼下,該園區吸納了四五千人就業,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返鄉當上了園區工人。
目前孫樓鎮“五菇”產業成蓬勃發展之勢。今年投資2億元的茂升菌業和投資1億元的“江蘇維維”白色金針菇項目將動工興建。預計今年全鎮食用菌產值可達到4.5億元,全鎮農民人均增收2000元至3000元。
在“三棚工程”中,孫樓鎮特別重視發展食用菌產業,落實“五菇”富民工程,種植袖珍菇、白色金針菇、杏鮑菇、雙孢菇、黑木耳等高附加值的“五菇”。目前,該鎮已建成全國最大的集中連片、高標準的袖珍菇園區和全市第一家、蘇北最大的瓶栽白色金針菇工廠,“五菇”規模生產企業已發展到十多家,初步形成了從菌種栽培、養育、菌種冷凍加工、包裝物生產、菌菇銷售運輸等一條龍產業鏈,年產值近4億元。
對于孫樓鎮“菌棚”產業的迅速崛起,孫樓鎮黨委書記杜亞峰總結說:“孫樓鎮食用菌產業瞄準的目標是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食用菌工廠化、標準化生產第一鎮。因此,我們的‘菌棚工程’走的是高起點發展、高標準投入和高科技支撐之路。”孫樓鎮于2008年建起的500畝袖珍菇高效示范園,每個溫室投資22萬元,當年出菇產值就達到40萬元,產品以較高附加值出口,菌棚年實現純利潤達到8萬元。眼下,該園區吸納了四五千人就業,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返鄉當上了園區工人。
目前孫樓鎮“五菇”產業成蓬勃發展之勢。今年投資2億元的茂升菌業和投資1億元的“江蘇維維”白色金針菇項目將動工興建。預計今年全鎮食用菌產值可達到4.5億元,全鎮農民人均增收2000元至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