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福建浦城忠信鎮毛洋村村民范長根的木耳田里,一筒筒長著水嫩水嫩的黑木耳吸引了幾位來自浙江的網友的極大興趣。范長根高興地說:“我家種木耳8000筒,預計產值5萬多元,平均每筒毛收益可達6元左右。”
毛洋村是浦城最北端的一個高海拔偏遠山村。全村700多人口散居在8個自然村里。受地域環境及傳統產業的制約和束縛,以往村民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效益很低。2009年,村兩委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率先鼓勵部分村干部帶頭從浙江龍泉市安仁鎮引種試種黑木耳,當年就取得高于水稻幾倍的效益。近年來該村引導村民發展木耳種植取得良好效益。今年全村預計純收入可達近300萬元,成為該村村民發家致富的主打產業。近年,隨著市場行情趨好,效益凸顯。(周興貴 周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