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棚

采摘
日前,記者在江蘇沛縣棲山鎮胡樓村千畝黑木耳產業示范園看到,工人們正在建設大棚,確保工程按節點有序推進。
“俺在這里干活已經10多天了,現在黑木耳的料已經備齊,11月底大棚全部建好后就可種植,明年2月底即可采收。去年示范園一期建了150個標準化大棚,以種植黑木耳為主,實現了菌種自育和黑木耳初加工,每畝純收入就達萬余元。今年村里計劃在原韓靛池南部、東部及郭靛池舊村址建設500畝黑木耳大棚,讓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談起黑木耳大棚的建設,村民胡光珠一臉喜悅。
聊起食用菌種植,村民劉長新侃侃而談:“其實,一開始村里人都害怕承擔風險,沒有人愿意嘗試。于是村兩委帶著村民去周邊村參觀學習,建好大棚免費讓村民種植,并承諾虧欠是他們的、賺錢是自己的。我一咬牙就種了3棚。村里經常邀請縣里的農業專家來指導,我自己也買了一些食用菌種植方面的書籍學習研究,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打電話給他們。一茬之后,每畝產量在萬余袋以上,每畝純收入萬余元。俺去年賺了錢之后在村里買了兩套新房,一套給孩子,一套俺兩口子自己住。村民看到我種食用菌得到了實惠,紛紛要求種植。村干部忙前跑后,為村民搞好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鎮里負責基地的配套設施建設,并組織農業專家來基地指導,同時協調信用社為農戶辦理小額貸款。俺今年準備種8棚,用掙的錢再添一輛新車,相信以后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村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積極采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實施品牌戰略,不斷擴大規模,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成規模,三年建成園”的思路,計劃在3—5年的時間利用胡樓村舊村拆遷復墾的土地建設千畝黑木耳示范園,以基地為依托,逐步形成種植規模大、產出效益高、帶動農戶多的高效特色示范園區,爭取3年之內實現人均一畝食用菌大棚,讓更多的農民走上致富路。
“俺在這里干活已經10多天了,現在黑木耳的料已經備齊,11月底大棚全部建好后就可種植,明年2月底即可采收。去年示范園一期建了150個標準化大棚,以種植黑木耳為主,實現了菌種自育和黑木耳初加工,每畝純收入就達萬余元。今年村里計劃在原韓靛池南部、東部及郭靛池舊村址建設500畝黑木耳大棚,讓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談起黑木耳大棚的建設,村民胡光珠一臉喜悅。
聊起食用菌種植,村民劉長新侃侃而談:“其實,一開始村里人都害怕承擔風險,沒有人愿意嘗試。于是村兩委帶著村民去周邊村參觀學習,建好大棚免費讓村民種植,并承諾虧欠是他們的、賺錢是自己的。我一咬牙就種了3棚。村里經常邀請縣里的農業專家來指導,我自己也買了一些食用菌種植方面的書籍學習研究,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打電話給他們。一茬之后,每畝產量在萬余袋以上,每畝純收入萬余元。俺去年賺了錢之后在村里買了兩套新房,一套給孩子,一套俺兩口子自己住。村民看到我種食用菌得到了實惠,紛紛要求種植。村干部忙前跑后,為村民搞好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鎮里負責基地的配套設施建設,并組織農業專家來基地指導,同時協調信用社為農戶辦理小額貸款。俺今年準備種8棚,用掙的錢再添一輛新車,相信以后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村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積極采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實施品牌戰略,不斷擴大規模,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成規模,三年建成園”的思路,計劃在3—5年的時間利用胡樓村舊村拆遷復墾的土地建設千畝黑木耳示范園,以基地為依托,逐步形成種植規模大、產出效益高、帶動農戶多的高效特色示范園區,爭取3年之內實現人均一畝食用菌大棚,讓更多的農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