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四川瀘定縣農辦獲悉:該縣建立的桑枝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拓寬了蠶業產業鏈,成為該縣產業結構調整的又一大新舉措,桑枝食用菌是利用桑樹修剪下的枝條作為食用菌生產原料,培育出的優質無公害綠色食用菌。具有味美、營養價值高、市場價高、銷路好等特點,深受顧客青睞。該縣把蠶桑養殖戶修剪下的技條再利用,變廢為寶,形成“蠶桑基地+食用菌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種植發展菌類食品。今年,該縣已投入資金20余萬元,引進了菌種和先進的栽培技術、加工機具等,在州級示范村的冷磧鎮、杵坭鄉、德威鄉、興隆鎮、加郡鄉、得妥鄉等鄉鎮的蠶桑基地帶,建立食用菌示范基地5個,讓示范點帶動和輻射周邊村、鎮。目前,桑枝食用菌試驗示范戶已經品嘗到種植發展菌類食品的甜頭。得妥鄉馬列村村民喻紅華試種0.1畝,收鮮菇827斤,產值上萬元,人均增收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