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云南頻道9月14日電(王研)中國加入WTO后,食用菌產業像其它所有產業一樣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8月16日在云南昆明閉幕的2003中國食用菌產業發展政策及技術研討會上,業內人士提出:中國應著力構建現代食用菌大產業,才能真正參與并贏得世界市場。
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食用菌生產第一大國,2001年產量達781萬噸,占世界總量的65%,產值227億元,創匯6億多美元,2002年產量876噸,總產值408億元。但近年來由于國外的綠色壁壘,加上自身的原因,食用菌的出口屢屢受挫。如何面對世界大市場,加強自身在科技、人才、市場開發等方面的競爭力以達到與國際接軌的目的,已成為業內人士最為關心的問題。
對于這一問題,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食用菌分會監事長毛傳福認為,中國食用菌行業應尋找突破口,從傳統走向現代。在食用菌的種源方面,可以利用國內現有的一些技術和市場優勢組建優良菌種標準化繁育公司,通過高新技術確保種源高品質,樹立強勢品牌;機械化工廠應向規模經營發展,從分工專業化、生產機械化、加工標準化、經營管理企業化等方面加以規范;在加工方面,應向"精、深"發展,實施高科技含量、高衛生標準的加工,創造世界名牌;此外,生產開發多品種的產品和高科技的食用菌提取物也是重要的突破口。
毛傳福還談到,構建現代食用菌大產業,提高市場競爭力,關鍵是要整合國有資源(包括科研機構、生產、流通資源)和民間資源以實現規模經營;還應重視優勢產業布局,按照現代企業的特點,在生產、加工、流通和研發等方面合理布局;另外,還必須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比如參照國外經驗搞農民協會、立足于為企業服務搞商業協會;政府要加強對農民和企業組織的指導和支持,使科研機構與龍頭企業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潛能,各級農業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行政力度,引導產業走向現代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