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人武部訓練基地內的分宜縣原野食用菌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看到基地辦公樓前的空地上堆著一堆堆的谷殼、廢木材和幾臺切碎機,辦公樓一樓的幾個房間內,每個房間都有上千個小塑料盆整齊地擺放在木架上,有些塑料盆里已經長出了小蘑菇。在二樓的原種室里,空調24小時不停地開著,使房間保持在恒溫狀態,這里存放著杏鮑菇、金針菇、雞腿菇、茶樹菇等30余個品種的食用菌原種。
據了解,原野食用菌公司由分宜縣操場鄉于今年4月份從福建引進,注冊地為操場鄉,總投資1億多元,在分宜縣城租有兩個基地,其中總部位于632處,設為產品加工、菌原種培育及銀耳生產、保鮮貯藏等,占地250畝,倉貯面積1.1萬平方米,可安排300多民工就業。縣人武部訓練基地則用于原種配備、工人培訓和原材料堆放加工等。公司達產后,可成為周邊地區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
操場鄉地處偏遠,工業基礎薄弱,礦產資源缺乏,為此該鄉因地制宜,利用本地林業資源豐富和山區氣候濕潤的有利條件,把種養業作為發展經濟和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該鄉在食用菌栽培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既有村民利用自家的閑置房屋進行小規模的栽培,也有年產各類食用菌20多萬公斤的栽培大戶。此次引進的原野食用菌公司將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由公司將菌種平價發放到農戶,并進行技術指導。農戶種植后,公司再按市場價收購產品。目前,該鄉正在石塘、赤土兩村進行試點。據預測,農戶根據自身需求每戶可種2-3畝,年利潤可達30000元/畝。
據了解,原野食用菌公司由分宜縣操場鄉于今年4月份從福建引進,注冊地為操場鄉,總投資1億多元,在分宜縣城租有兩個基地,其中總部位于632處,設為產品加工、菌原種培育及銀耳生產、保鮮貯藏等,占地250畝,倉貯面積1.1萬平方米,可安排300多民工就業。縣人武部訓練基地則用于原種配備、工人培訓和原材料堆放加工等。公司達產后,可成為周邊地區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
操場鄉地處偏遠,工業基礎薄弱,礦產資源缺乏,為此該鄉因地制宜,利用本地林業資源豐富和山區氣候濕潤的有利條件,把種養業作為發展經濟和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該鄉在食用菌栽培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既有村民利用自家的閑置房屋進行小規模的栽培,也有年產各類食用菌20多萬公斤的栽培大戶。此次引進的原野食用菌公司將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由公司將菌種平價發放到農戶,并進行技術指導。農戶種植后,公司再按市場價收購產品。目前,該鄉正在石塘、赤土兩村進行試點。據預測,農戶根據自身需求每戶可種2-3畝,年利潤可達30000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