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全國第十屆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展銷會上獲悉, 2010年度,廣西食用菌總產量(折鮮)82.24萬噸,總產值51.54億元,分別位居全國第10位和第9位。這標志著廣西食用菌產業躋身全國大省(區)行列。
近年來,廣西緊緊抓住食用菌“北移西擴”機遇,把食用菌產業列入自治區政府重點發展的農業新興優勢產業來抓,利用氣候、地理和資源優勢,通過政策扶持、資金立項,加強示范、招商引資、龍頭帶動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廣生態高效栽培技術,培育廣西品牌。
目前,全區已建成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60多個,引進企業和老板近30家(個),成功推廣“蠶糞-蘑菇-桑園”、“桑枝-香菇、木耳種植”等10多種生態栽培模式。形成了全州-興安-靈川-臨桂-荔浦-八步-興賓、柳城-武宣、金秀-覃塘-橫縣、柳江、賓陽等貫穿南北的食用菌產業帶;以蘑菇、香菇、木耳、平菇四大品種為主,金針菇、茶樹菇、巴西菇等多樣化發展的生產格局,生產季節也由冬季為主逐步向周年生產發展。
“十一五”期間,廣西食用菌鮮品總產量和總產值分別增長140.68%和295.85%。2010年度,全區野生紅椎菌總產占全國的95.7%,位居全國第1位,雙孢蘑菇、秀珍菇、茯苓產量也分別位居全國第2、3、4位。(記者袁琳 通訊員莫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