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木耳產業富了望都農民


    【發布日期】:2011-08-19  【來源】:河北新聞網  【作者】:陳衛紅 葛西勸
      日前,河北省望都縣寺莊鄉大辛莊村村北一片小樹林,十余個木耳大棚錯落有致,耳農李國輝及妻子在棚里正招呼著十余名婦女采摘黑木耳
      棚內,一袋袋菌袋擺放不同:十字型放置、竹棍夾袋放置、吊袋放置,黑黝黝的木耳從菌袋不同方位開出如手掌大的“花朵”。“小樹林的溫度、濕度都非常適合木耳的生長‘口味’,產的木耳口感好、質量上乘。”李國輝介紹說,今年他裝了7萬余袋木耳菌種,占地5畝,從裝菌袋到上架和采摘,都是隔三差五地雇人。每年6月至10月是木耳的產量期,通過菌袋不同擺放,可使木耳的產量延伸到11月初。
       農民要致富,科技來引路。據該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說,該縣以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小組為依托,定期聘請食用菌專家為技術總顧問,采取組織授課、現場指導、巡回播放技術錄像等多種形式來搞好木耳技術指導和培訓。同時,按照每平米菌種補貼0.5元的標準,對全縣食用菌種植戶進行補貼。
      耳農的笑逐顏開,體現在數字上。李國輝算了一筆帳:一袋木耳菌種成本是1.3至1.5元,每袋菌種產木耳2.5斤左右,扣去人工等費用,每袋木耳凈掙1.6元左右,7萬袋木耳將給他帶來10萬余元的純收入。并且木耳受市場價格影響小,價高了賣濕木耳,價低了通過晾曬賣干木耳,“兩條腿”走路。
      不僅如此,該縣食用菌協會與河北省農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河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之間開展技術交流及菌種協作等,5個食用菌農民專業合用社與耳民開展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服務。通過系列的“科技靠山”和總結推廣經驗,把科技滲透到每袋菌種、每個棚室,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食用菌種植的綜合效益。李國輝信心十足地指4米高的滅菌鍋爐說:“每一袋木耳在發酵前都是經過18個小時以上的高溫滅菌處理,絕對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據該縣食用菌協會會長曹京立介紹說,李國輝只是望都縣300余名耳農科技示范戶的代表之一,這些科技示范戶指導農戶在栽培、出菇等環節中嚴格按照無公害標準流程進行操作,提升了栽培效益。他們每月定期開展座談會,探討及研究木耳市場。該縣按照“調優品種、擴大規模、集約生產、創立品牌”的思路,通過抓“兩頭”(技術培訓、產品銷售)、促“中間”(種植服務、加工增值),采取多種措施,全力打造木耳特色綠色產業。
      通過超前謀劃,該縣著力培育加工企業、中介組織、批發市場、經紀人隊伍等龍頭組織,延長產業鏈條,形成產業化經營格局。小小黑木耳帶動了農民增收,全縣呈“耳農育種和栽培”發展態勢,該縣七里鋪、西黑堡等16個村 1500 余戶、近萬多人從事木耳生產、銷售產業。2002年,該縣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河北食用菌特產之鄉”。
      目前,望都縣黑木耳種植面積達到2000余畝,產量突破2萬噸。據該縣農業局介紹,該縣黑木耳在北京市場的占有率達40-50%,石家莊市場占有率達70-80%,保定市場占有率達90%,該縣已成為華北最大的木耳生產基地。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尉氏县| 茌平县| 藁城市| 湟中县| 响水县| 延寿县| 鄂托克旗| 西丰县| 香格里拉县| 清河县| 龙门县| 洮南市| 孟州市| 天峻县| 化德县| 尚志市| 民县| 石首市| 色达县| 潞西市| 铜川市| 德钦县| 乐东| 丹凤县| 黔西| 略阳县| 凭祥市| 平果县| 枣阳市| 天镇县| 安泽县| 印江| 邵阳市| 密云县| 丰都县| 阳东县| 大同县| 三门峡市| 睢宁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