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省南江縣鳳儀鄉永合村一組村民馬成剛引進的“液體地栽黑木耳”技術,通過精心培育已試種成功。7月28日,在馬永剛“液體地栽黑木耳”示范基地,“液體地栽黑木耳”長勢喜人。
據悉,“液體地栽黑木耳”每袋0.5公斤干料產干木耳45克左右,每畝地可擺放一萬袋干料,產干木耳400—500公斤,周期僅2個月,產值2萬元左右。此技術以木屑、秸稈為原料,結束了我國靠木材栽培黑木耳的歷史,曾被列為《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和“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獲世界銀行、國務院扶貧小組、民政部表彰與支持。為推動“液體地栽黑木耳”健康發展,南江縣科技局積極聯系全和菌業公司旺蒼分公司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為當地農民發展該項目提供技術支撐。
據悉,“液體地栽黑木耳”每袋0.5公斤干料產干木耳45克左右,每畝地可擺放一萬袋干料,產干木耳400—500公斤,周期僅2個月,產值2萬元左右。此技術以木屑、秸稈為原料,結束了我國靠木材栽培黑木耳的歷史,曾被列為《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和“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獲世界銀行、國務院扶貧小組、民政部表彰與支持。為推動“液體地栽黑木耳”健康發展,南江縣科技局積極聯系全和菌業公司旺蒼分公司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為當地農民發展該項目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