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高溪鄉岑口村六興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菌棒生產車間,工人們配料、拌料、裝袋、消毒滅菌,一套套標準化生產的工藝流程,繁忙而有序地進行著,拉著木糠等食用菌原材料到合作社要求代加工的農戶絡繹不絕。
高溪鄉岑口村是蓮都區的食用菌生產專業村,若在以往的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做菌棒。自從去年六興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引進了兩套集中制棒生產流水線設備,建起了香菇菌棒生產中心,開展“集中制棒”工廠化服務,許多菇農都當起了甩手掌柜。
“我家里每年要生產1萬袋香菇。以前,菌棒自己制作要5天時間,今年送到合作社加工只要一天,而且每袋菌棒加工費只要3毛錢,1萬袋菌棒可以節省加工成本500元左右,省力、省時又省錢。” 菇農馮春法高興地說。據農業專業技術人員介紹,食用菌菌棒實現工廠化集約化生產,一是能降低成本,每袋菌棒節省0.3至0.5元;二是能提高生產效率3至4倍;三是由于標準化生產滅菌效果好,能大大提高菌棒成活率和質量。
2010年以來,蓮都區依托2010年現代農業蔬菜產業提升食用菌建設項目,引進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及先進的生產機械設備,建起了3個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推進食用菌生產向標準化、工廠化、集約化模式轉變,促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取得良好成效。其中,到六興食用菌專業合用社采用工廠化生產食用菌的菇農從去年的10戶增加到今年的60多戶,生產的菌棒數量從去年的20萬袋增加到了今年的120多萬袋。合作社還建起了120多個鋼管大棚,采用先進的大棚加蓋遮陽網栽培香菇技術模式和大棚微孔噴灌等技術,提高了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水平。
高溪鄉岑口村是蓮都區的食用菌生產專業村,若在以往的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做菌棒。自從去年六興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引進了兩套集中制棒生產流水線設備,建起了香菇菌棒生產中心,開展“集中制棒”工廠化服務,許多菇農都當起了甩手掌柜。
“我家里每年要生產1萬袋香菇。以前,菌棒自己制作要5天時間,今年送到合作社加工只要一天,而且每袋菌棒加工費只要3毛錢,1萬袋菌棒可以節省加工成本500元左右,省力、省時又省錢。” 菇農馮春法高興地說。據農業專業技術人員介紹,食用菌菌棒實現工廠化集約化生產,一是能降低成本,每袋菌棒節省0.3至0.5元;二是能提高生產效率3至4倍;三是由于標準化生產滅菌效果好,能大大提高菌棒成活率和質量。
2010年以來,蓮都區依托2010年現代農業蔬菜產業提升食用菌建設項目,引進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及先進的生產機械設備,建起了3個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推進食用菌生產向標準化、工廠化、集約化模式轉變,促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取得良好成效。其中,到六興食用菌專業合用社采用工廠化生產食用菌的菇農從去年的10戶增加到今年的60多戶,生產的菌棒數量從去年的20萬袋增加到了今年的120多萬袋。合作社還建起了120多個鋼管大棚,采用先進的大棚加蓋遮陽網栽培香菇技術模式和大棚微孔噴灌等技術,提高了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