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龍泉市打造現代農業的“生態硅谷”


    【發布日期】:2011-07-12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張晨 葉英建
    龍泉市:打造現代農業的“生態硅谷”
    龍泉市:打造現代農業的“生態硅谷”
    龍泉市:打造現代農業的“生態硅谷”
    龍泉“兩區”建設成就

      “先進”解讀
      關鍵詞一:生態循環
      單季稻收獲后又利用冬閑田生產一季黑木耳,在這個食用菌大縣,通過黑木耳和水稻的輪作模式,保證了農戶每年6萬元以上的收入,同時解決了耳場霉菌污染嚴重的問題,對減輕水稻病蟲發生基數也有作用。目前,全市栽培1.3億袋黑木耳,有1.6萬畝冬閑田因“耳稻輪作”被有效利用,真正實現了“千斤糧,萬元錢”。
      除此以外,龍泉市以規模化香菇種植廢棄物和生豬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為重點,全面啟動沼液利用與節水灌溉建設工程,推廣節本增收、生態安全的組裝集成與配套技術,著力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和產業循環式組合,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引導農業企業加快農產品結構調整,積極開發環境友好型技術和產品,順應綠色貿易需求,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積極推進外向型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以“廢菌棒”為紐帶的生態食用菌循環,以沼氣為紐帶的“豬沼作物”生態循環和以低山園地為紐帶的畜禽立體生態養殖等生態循環產業鏈模式。眼下,龍泉市正在申請創建“全省生態循環示范縣”,以此為契機,不斷探索出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新成果。

      關鍵詞二:品牌保質
      食用菌、茶葉、蔬菜和畜牧業等四大產業是龍泉農業的主導產業,近年來,龍泉利用“兩區”建設的契機,發展了一批質量較好、品牌較響、影響較廣的農產品。“龍泉金觀音”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成為省內茶葉品牌的“黑馬”,聲譽日隆。初獲成功的龍泉人種茶賣茶熱情高漲,建基地,種茶苗,辦工廠,在品牌的帶動下,龍泉市茶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現在,“金觀音”畝產值可達1萬元,是原先綠茶畝產值的四五倍。“龍泉金觀音”公用品牌的運作,為龍泉市其他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典范。
      2009年,龍泉高山蔬菜公用品牌“龍泉綠”正式推廣使用,貼著“身份證”的高山蔬菜迎來了更為廣闊的市場。食用菌產業也開始申報“龍泉黑木耳”證明商標、“龍泉靈芝”地理標志等。公用品牌可以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不僅能提升農業經營層次,而且還可以促進農業產業更快發展。我們相信,通過這些公用品牌的建設,龍泉市的農業產業必將邁入一個嶄新階段。
      一口青瓷大碗,曾在世博會浙江館的舞臺上,大放異彩,這是屬于它的智慧和傳承,被世人贊嘆。這片充滿靈氣的土地,焙燒出流芳百世的民間藝術珍品,也同樣為現代農業文明的進步提供著最寬廣的平臺。
      多低山緩坡、多雨水光照,龍泉市優越的自然資源稟賦條件促進了農業生產和多種農業經營,同時也為農業生產過程中設備和設施共享、廢棄物再利用創造了條件,促進了農業周年生產,勞動力和機械設備得到充分利用。
      一菇帶百業,一茶引騰飛,一菜助增收,龍泉在傳統主導產業和新興優勢產業中,構架起了一張現代農業的發展網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的山區特色農業發展之路,讓“龍泉黑木耳”、“龍泉靈芝”、“金觀音”、“龍泉綠”等一系列農業品牌成為龍泉對外宣傳展示的新名片。
      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龍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兩區”建設工作,把“兩區”建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總抓手和新平臺,并以打造“全省有特色”現代農業園區作為創建目標,積極發展“兩區”建設。成立了以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市發改、財政、農辦、國土、環保、農業、林業、水利、科技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龍泉市“兩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分管副市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同時,各有關鄉鎮也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和創建工作辦公室,負責具體的實施指導工作。
      按照“一次規劃、分項實施、逐年建設、滾動發展”要求,在糧食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上。龍泉以示范帶動作用強的麗龍高速、龍慶公路、龍浦公路“Y”型公路兩側農田為重點,以現有標準農田為基礎建設糧食糧食生產功能區,規劃到2014年建成6萬畝,2018年建成9萬畝。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上。圍繞筍竹、食用菌、特色茶葉、蔬菜、畜牧等綠色農業產業的提升發展,建設蘭巨、八都2個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 龍南、屏南2個蔬菜主導產業示范區;龍南夏菇、安仁黑木耳、塔石金觀音茶葉、巖樟四季豆、寶溪茭白、竹垟畬鄉生態養殖、小梅肉兔養殖和道太靈芝8個特色農業精品園。
      龍泉市深入實施“背靠浙大、聯姻高校、發展龍泉”發展戰略,同時,建立以“產業農技員服務主導產業模式”為特色,以“首席專家為引領、農技指導員為核心、責任農技員為骨干、產業農技員為基礎”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龍泉市各鄉鎮(街道)聘請的產業技術員達150個,全面服務于“兩區”建設,這一獨具特色的做法在“兩區”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加強組織保障、科學規劃制定、加快項目推進等舉措,龍泉市“兩區”建設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今年3月份,“兩區”在建各類重點項目11個,已累計完成投資2175萬元。據初步測算,建成后的綜合區農業總產值(不含加工產值)將提高71%,達到1.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提高85%,達到10000元。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康平县| 盐池县| 荥阳市| 尚志市| 灵璧县| 青州市| 左权县| 民勤县| 东丰县| 神农架林区| 上思县| 景东| 崇阳县| 临夏县| 武川县| 宾阳县| 合作市| 山丹县| 达日县| 东丽区| 汉阴县| 卓尼县| 子长县| 合江县| 屯昌县| 九寨沟县| 伊宁县| 谷城县| 上饶县| 肃宁县| 大同市| 新竹市| 宜君县| 开江县| 河源市| 永年县| 安庆市| 文化| 鄂州市| 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