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明水縣雙興鄉清泉食用菌栽培專業合作社社長杜亞軍,帶領26戶村民栽培平菇,年實現產值200多萬元,栽培平菇成為這個村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
杜亞軍是雙興鄉雙泉村農民,1997年在大慶打工時,他發現平菇栽培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門路,開始學習平菇栽培技術。他在大慶租了3個棚,投入8萬元,一年下來凈賺8萬。2006年3月,杜亞軍決定回到家鄉發展平菇栽培業,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年杜亞軍就建起了6棟大棚,當年便收回成本20多萬元。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他組建了雙興鄉清泉食用菌栽培專業合作社,吸納周圍20多戶農民加入了栽培平菇的行列。可是,正在杜亞軍的事業蒸蒸日上時,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從天而降。2010年春季,倒春寒天氣給平菇帶來了不利影響。杜亞軍說,當時雪災之后,壓塌了10多棟大棚,損失20多萬元,自己的心都涼了,鄉政府了解情況后,幫他把大棚恢復了。
雙興鄉政府為了使平菇栽培產業真正成為雙興鄉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先后投入40多萬元,用于平菇種植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清泉食用菌栽培專業合作社年可產平菇60多萬公斤,銷售網點已遍布吉林及省內各大城市,并且在全省最大的哈達蔬菜批發市場設有專柜。
杜亞軍是雙興鄉雙泉村農民,1997年在大慶打工時,他發現平菇栽培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門路,開始學習平菇栽培技術。他在大慶租了3個棚,投入8萬元,一年下來凈賺8萬。2006年3月,杜亞軍決定回到家鄉發展平菇栽培業,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年杜亞軍就建起了6棟大棚,當年便收回成本20多萬元。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他組建了雙興鄉清泉食用菌栽培專業合作社,吸納周圍20多戶農民加入了栽培平菇的行列。可是,正在杜亞軍的事業蒸蒸日上時,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從天而降。2010年春季,倒春寒天氣給平菇帶來了不利影響。杜亞軍說,當時雪災之后,壓塌了10多棟大棚,損失20多萬元,自己的心都涼了,鄉政府了解情況后,幫他把大棚恢復了。
雙興鄉政府為了使平菇栽培產業真正成為雙興鄉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先后投入40多萬元,用于平菇種植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清泉食用菌栽培專業合作社年可產平菇60多萬公斤,銷售網點已遍布吉林及省內各大城市,并且在全省最大的哈達蔬菜批發市場設有專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