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湖北省保康縣后坪鎮車峰坪村村民正在采摘地栽黑木耳。黑木耳以前都是在椴木上種植的,而現在在稻田里露天種植黑木耳,是一件新鮮事。據了解,地栽黑木耳又稱袋料黑木耳,保康縣經過兩年的試種,成功探索出一種適宜本地種植的“稻耳連作”模式,不僅節約了大量林木資源,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該縣今年地栽黑木耳達到50萬袋,每袋可產黑木耳100克,每畝平均收益有望超過1萬元。
6月10日,湖北省保康縣后坪鎮車峰坪村村民正在采摘地栽黑木耳。黑木耳以前都是在椴木上種植的,而現在在稻田里露天種植黑木耳,是一件新鮮事。據了解,地栽黑木耳又稱袋料黑木耳,保康縣經過兩年的試種,成功探索出一種適宜本地種植的“稻耳連作”模式,不僅節約了大量林木資源,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該縣今年地栽黑木耳達到50萬袋,每袋可產黑木耳100克,每畝平均收益有望超過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