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力推茯苓 湖北爭搶藥材話語權


    【發布日期】:2011-06-01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記者 盧平川
     
          湖北日報訊 圖為:湖北省力推的中藥材大品種,主要集中在大別山、武陵山區。
       5月4日,大別山主峰天堂寨下的羅田縣,九州通和勁牌公司聯合投資1億多元的茯苓基地開工。云集我省中藥材產、學、研各界精英的湖北中藥創新聯盟專門為此舉辦高峰論壇。
    湖北省科技廳廳長劉傳鐵評價,羅田茯苓基地將有力帶動湖北省中藥材規范種植基地的建設和發展,為我省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專家認為,多年來,湖北的中藥材一直貼著外地的牌子銷售。羅田茯苓基地的開工,標志我省大企業主動出擊,開始在中藥材市場爭搶話語權。

      優勢旁落,眾多藥材貼牌銷售
      中醫藥是人類社會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疾病斗爭積累下來的財富。在“回歸自然”的世界性潮流中,中藥越來越受到關注,呈現出良好的成長性。
     近年來,中藥材和中藥飲片價格暴漲。其中,全國茯苓年均產量約1.9萬噸,年平均社會需求量約為3萬噸。兩年之間,全國市場每公斤茯苓的價格由8元左右上升至30余元。
         眾所周知,湖北是神農故里、李時珍故鄉,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據全國第三次中藥資源普查,湖北省擁有中藥資源種類3970余種,居全國第五位,中藥材產量居全國第七位。但是,我省中藥工業產值約居全國第15位,與資源地位極不相稱。由于湖北道地藥材沒有形成品牌和優勢,多個道地藥材品種都是貼別人的牌子在市場銷售。如羅田茯苓被貼上“安徽茯苓”、利川黃連被貼上“川黃連”、麻城福田河鎮的菊花被冠以“杭菊”等。
       去年11月6日,湖北日報、省科技廳、湖北中藥創新聯盟等部門發起,共同舉辦“自然的睿智——中藥現代化與湖北經濟新優勢論壇”。在論壇上,眾多領導與專家提出,湖北的中藥材要形成品牌和產業優勢,必須依托大企業、發展大品種,形成包括中藥材種植、加工、新產品開發與市場流通整個過程的產業鏈。

      專家論證,羅田茯苓列為首選
      “自然的睿智”論壇結束不久,九州通集團董事長劉寶林和勁牌公司董事長吳少勛決定,聯合成立中藥產業公司。今年3月,注冊資本為1億元的湖北九州通中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經過湖北中藥創新聯盟反復論證,新公司決定,從茯苓、玄參、厚樸、半夏、蒼術和菊花6個品種著手,依托九州通醫藥集團強大的營銷渠道,實施規范化種植及產品開發,打造出真正屬于湖北省的知名中藥材品牌。
       此舉受到政府部門高度認可。省科技廳和國家科技部決定,將“湖北省茯苓等6種優勢中藥材GAP技術升級與產業鏈構建”列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投入1000多萬元科技經費予以支持。
         湖北省中醫藥研究院王克勤介紹,茯苓為我國傳統常用中藥材和藥食兩用資源,廣泛地用于中醫臨床、中成藥和保健食品原料。在常見中醫臨床配方中,茯苓配伍率多于70%,以茯苓為原料的中成藥多達293種,被譽為大宗常用中藥中的“八珍”之一。
         茯苓野生資源在我國中部和西南各省廣有分布,歷史上以云南麗江出產的“云苓”名氣最大。目前,全國茯苓主要產區僅集中為兩個,第一為湖北、安徽;第二為湖南、貴州。其中,湖北、安徽產量相對穩定,產品質量優良。近年湖北省平均年種植茯苓約4萬畝,年均產量7000噸左右,占全國總產的40%左右。
         湖北茯苓傳統產區位于鄂東北大別山南麓,主產區羅田縣九資河鎮被稱為“中國茯苓之鄉”。北京同仁堂在英山、湖北惠濤醫藥集團公司在羅田建有茯苓藥材生產基地,并均于2004年通過了國家GAP認證現場檢查。宛西制藥公司的茯苓原料也出自羅田。
    長期以來,湖北茯苓“大而不強”,其栽種由分散在各地的眾多農戶進行。由于湖北省沒有大企業深入產區進行采收和加工,每年產新季節,外地藥商大量涌向我省搶購鮮貨,或收購初加工的產品(飲片)。近年來,湖北茯苓80%的商品流向安徽亳州藥材市場,掛牌“安徽茯苓”銷往全國,導致國內多數藥廠及商業企業只知安徽銷售茯苓,卻不知湖北產茯苓。
         各方專家建議,湖北做中藥要做茯苓,做茯苓要選羅田。

      重視栽培,更重產品開發
      “中藥材少了是寶,多了是草。”中藥材的價格波動較大,當市場價格較高時,農民開始種植,等到收獲時,價格可能一落千丈。一個地區只有獲得了藥材定價權,才能穩定市場,有效確保當地農戶的利益。在此方面,河南省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樣板。
         河南伏牛山區的西峽縣是有名的山茱萸之鄉。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全縣山茱萸一直是分散種植。在市場低迷的年份,盡管西峽縣山茱萸的總產量不足1000噸,還是賣不掉,藥農只好砍樹。
      從1998年開始,宛西制藥公司與近10萬個山茱萸農戶簽訂30年的種植合同。通過這種“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農戶由過去自發散亂的種植狀態,轉化為比較科學規范的生產過程。通過基地建設,該縣已有20萬農民從中直接受益,每年每戶至少增收5000元。目前,西峽縣山茱萸種植面積達22萬畝,年產量1600多噸,占全國總產量的70%。
         通過建基地,宛西制藥不僅有了穩定的原材料,而且掌握了市場話語權。每年秋季,宛西制藥公司在確定優質藥材的收購價格后,全國市場的山茱萸價格才依此確定。
         湖北中醫藥研究院專家黃鶴認為,九州通和勁牌公司均是大企業,他們攜手投資中藥材產業,深入茯苓產區建基地,是湖北茯苓獲得市場話語權的良好契機。但要徹底解決湖北茯苓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除了加強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和栽培技術研究外,更要重視茯苓的產品開發。
       在歷史上,以茯苓為原料的北京“茯苓夾餅”、天津“茯苓糕干”、四川“茯苓包子”、湖南“茯苓糕”、湖北“茯苓酒”等保健和功能食品深受歡迎。最近,湖北中醫藥大學老年病研究所王平教授研制出了以茯苓為君,百合、薏苡仁、葡萄子提取物為輔的經典配方“福苓御面”,目前正在推向市場。
         專家相信,圍繞規模化種植的茯苓基地,開發藥品、藥膳、功能飲料、滋補品等產品,湖北茯苓終究可以造就大產業,成就大品牌。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仁县| 甘洛县| 淮南市| 兴业县| 博客| 调兵山市| 芷江| 门源| 延吉市| 平度市| 通河县| 昔阳县| 广宁县| 蒙城县| 银川市| 襄城县| 延安市| 太仆寺旗| 林芝县| 无棣县| 八宿县| 鄂伦春自治旗| 长岛县| 林周县| 阜城县| 济南市| 海口市| 武胜县| 阜平县| 太仆寺旗| 湘潭市| 莱州市| 邵武市| 建宁县| 阜南县| 额尔古纳市| 靖江市| 铁力市| 娱乐| 三亚市| 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