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走進山東集盛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化菇房一個挨著一個,菇房內6層框架式菇床并排聳立,灰褐色的草炭土綴滿了雪白圓潤的雙孢菇,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據企業負責人鄭錦釗介紹,這里是全國最大的智能化菇房雙孢菇種植基地,年產鮮菇6萬噸。
集盛食品只是鄒城市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代表。目前,該市食用菌種植面積近680多萬平方米,年產鮮菇12萬余噸,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2000萬美元。“我們把食用菌產業作為富民興農的主導產業來抓,專門制訂出臺了發展規劃,連續6年共從財政列支了3000多萬元扶持資金;并采取財政貼息貸款的方式,每年爭取貸款1億多元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及種植戶發展。”鄒城市副市長宋景春告訴記者。
鄒城采取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發展模式,推進食用菌標準化基地建設,先后建成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126處,各類規模菇棚1.8萬個,發展食用菌專業村112個、專業戶1.1萬戶;培植了友和菌業、集盛食品、普泰貝爾食用菌開發公司等一批規模化龍頭企業,初步建立了集研發、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發展鏈條。
為提升市場競爭力,鄒城加強質量評估體系建設和品牌塑造,先后投入600萬元建設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投資300萬元建設質量檢測站53個,在龍頭企業和基地建立產品質量化驗室或檢測站點,對食用菌生產原材料、環境等提前介入指導、控制檢測,從源頭上確保了食用菌質量安全。支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基地申報“三品”認證、GAP認證和HACCP認證。目前,孟子牌、華祥牌食用菌系列產品被評為山東省名牌產品,3個食用菌品種獲得無公害產品認證,6個食用菌品種獲得有機食品認證。
集盛食品只是鄒城市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代表。目前,該市食用菌種植面積近680多萬平方米,年產鮮菇12萬余噸,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2000萬美元。“我們把食用菌產業作為富民興農的主導產業來抓,專門制訂出臺了發展規劃,連續6年共從財政列支了3000多萬元扶持資金;并采取財政貼息貸款的方式,每年爭取貸款1億多元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及種植戶發展。”鄒城市副市長宋景春告訴記者。
鄒城采取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發展模式,推進食用菌標準化基地建設,先后建成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126處,各類規模菇棚1.8萬個,發展食用菌專業村112個、專業戶1.1萬戶;培植了友和菌業、集盛食品、普泰貝爾食用菌開發公司等一批規模化龍頭企業,初步建立了集研發、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發展鏈條。
為提升市場競爭力,鄒城加強質量評估體系建設和品牌塑造,先后投入600萬元建設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投資300萬元建設質量檢測站53個,在龍頭企業和基地建立產品質量化驗室或檢測站點,對食用菌生產原材料、環境等提前介入指導、控制檢測,從源頭上確保了食用菌質量安全。支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基地申報“三品”認證、GAP認證和HACCP認證。目前,孟子牌、華祥牌食用菌系列產品被評為山東省名牌產品,3個食用菌品種獲得無公害產品認證,6個食用菌品種獲得有機食品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