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在二十一團焉耆墾區公路養護總站的溫室大棚里,由河北保定援助引進的食用菌開始出第二茬磨菇,職工們小心翼翼地采摘潔白如玉的白玉菇。這是該團場和河北援疆干部共同合作的成果。
短短幾個月,通過技術援疆,河北保定唐縣食用菌技術二十一團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這為團場在“十二五”期間的溫室大棚設施農業找到了發展方向。
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之后,新疆大地上到處可以看到援疆干部忙碌的身影。賈愛民就是其中的一位。2010年12月,河北保定唐縣援疆干部賈愛民到開都河畔的農二師二十一團掛職副團長。到疆后,賈愛民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跑遍了二十一團所有單位。當他了解到,二十一團是農二師較大的農業團場,農業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等方面都走在兵團前列。要想在農業上有突破,依靠現有種植模式、種植結構已經很難,必須發展農業產業化上作文章。
河北保定唐縣是河北省食用菌種植之鄉。能不能把這個優勢資源“嫁接”到二十一團?春節放假期間,賈愛民回到保定唐縣就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匯報了二十一團情況。唐縣領導非常重視,專門召集農業有關專家、技術人員認真研究、分析,并考察了保定冰花食品廠、保定草莓生產基地、河北食用菌產業化示范基地等。認為新疆有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充足的食用菌棉籽殼原料資源,農二師有先進的農業設施,在二十一團發展食用菌產業是可行的。這樣,4月5日,二十一團和河北唐縣達成了溫室大棚種植食用的技術合作意向。
5月16日,在賈愛民和河北唐縣食用菌專家賈明山的共同努力下,二十一團試驗示范種植的1萬棒食用菌白玉菇終于成功出棚。5萬棒食用菌白靈菇、雞腿菇在5月中旬也即將出棚上市。
手捧著剛出棚的白靈菇,賈愛民難抑激動的心情:“我們到庫爾勒、烏魯木齊等市場調研,好多高檔食用菌都是從我們內地引進過來的,在新疆發展食用菌前景非常樂觀。”
5月20日,二十一團新建 650座節能日光溫室大棚破土動工,加上原有500多座溫室大棚,今年,該團溫室大棚將達到1000多座,“十二五”要達到5000多座。已看到食用菌廣闊發展前景的賈愛民正積極與河北產業化龍頭企業保定冰花食品廠洽談,力爭引進項目共同在二十一團發展食用菌產業。
賈愛民說:“三年援疆路說長很長,說短也很快,我要盡自己最大地努力為兵團團場的發展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