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長寧縣長裙竹蓀大量上市。4月25日晨,在該縣龍頭鎮江河村的長裙竹蓀種植基地內,黑色的遮蔭大棚下,30余名村民正在忙著采摘竹蓀。村民們輕輕捉住圓柱狀的菌柄,靈活一搖,嫻熟地從竹蓀胎里取出竹蓀,再將黑黑的竹蓀冒摘下來,像一條潔白的紗裙的長裙竹蓀便展現出來。“今年長勢非常好!我種了60多畝的竹蓀,按照每畝2萬元的收成算,我的純收入差不多百萬元!”竹蓀種植戶劉澤榮喜上眉梢。


“竹蓀產業是真正的高投入高產出,在農產品中,種植效益非常高。”長寧縣農業局副局長董曉莉說,該縣竹蓀品種主要有長裙竹蓀和棘托竹蓀這2種,種植面積達13000畝,單產每畝可達干竹蓀120余斤,每畝產值2萬元以上,全縣的竹蓀產值2.6億元以上,種植竹蓀切實成為一條農民致富的好路子。“我們的竹蓀根本不愁銷路,今天就有8、9個外地來的客戶上門來征訂竹蓀,最后我們選了一個出價高的,他一個人就訂了1000公斤,”種植戶王云飛說。
近年來,長寧竹蓀價格一路看漲,竹蓀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究其緣由,筆者獲悉,四川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郭渝南教授在對長寧竹海長裙竹蓀的長期專門研究中發現,竹海長裙竹蓀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醫療價值和保健價值。天津市工業微生物研究所的專家也對長裙竹蓀的抑菌作用進行了研究,其研究結果《長裙竹蓀抑菌研究》認為,竹蓀含有天然的抑菌成分,具有廣泛的抑菌作用。今年1月份,長寧縣長裙竹筍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農產品地理認證。2010年6月份,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食用菌烹飪大賽北京邀請賽”上,該縣推出的“竹海長裙竹蓀”系列菜肴摘得三金一銀。該縣農業局局長牟汝彬介紹說,“當前,我縣大力發展竹蓀,打造竹海、生態的品牌,爭取使竹海長裙竹蓀的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2萬畝以上,產值就能達5億元以上,使長寧縣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長裙竹蓀之鄉”。”
鏈接:竹蓀,1999版的《辭海》這樣解釋:“又名‘僧竺蕈’。擔子菌亞門,鬼筆科。子實體初呈蛋形,成熟后成筆狀,頂部有鐘狀菌蓋,蓋紅色,表面有惡臭粘液。蓋下有白色的網狀部,向下垂。將菌蓋臭頭切去,曬干后有香味。夏季生于竹林中。中國四川南部最多。可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