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湯陰縣“白靈菇栽培關鍵技術研究”獲省科技進步獎,“木糖渣無公害栽培白色金針菇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示范”等兩項科技成果獲市科技進步獎,為全縣食用菌生產增添了新的活力。
湯陰縣把科技成果轉化作為富民強縣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我市科技部門的支持下,該縣與省農科院開展了廣泛的科技合作,促成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市院合作項目和國家級星火計劃“5000萬袋秸稈栽培食用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示范”、“有機食用菌生產技術開發與產業化示范”等項目在該縣實施。此外,通過引導產學研結合,該縣發揮科技的支撐和服務作用,調動了食用菌生產企業、科研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多方面積極性,形成了技術上有依托、培訓上有形式、示范上有新園區的新型科技服務體系。
通過科技成果轉化,該縣努力打造“科技號”食用菌生產基地。目前,該縣已聘請8名食用菌專家為顧問,引進開發秀珍菇等新品種20余個,引進研發和推廣木糖渣栽培各類食用菌等新技術12項,培訓食用菌科技示范戶1200余戶,培訓菇農上萬人,創建食用菌示范園8處,并成功創建了市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縣韓莊、白營、宜溝等鄉鎮的食用菌生產區先后通過省無公害產地認證。
湯陰縣把科技成果轉化作為富民強縣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我市科技部門的支持下,該縣與省農科院開展了廣泛的科技合作,促成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市院合作項目和國家級星火計劃“5000萬袋秸稈栽培食用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示范”、“有機食用菌生產技術開發與產業化示范”等項目在該縣實施。此外,通過引導產學研結合,該縣發揮科技的支撐和服務作用,調動了食用菌生產企業、科研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多方面積極性,形成了技術上有依托、培訓上有形式、示范上有新園區的新型科技服務體系。
通過科技成果轉化,該縣努力打造“科技號”食用菌生產基地。目前,該縣已聘請8名食用菌專家為顧問,引進開發秀珍菇等新品種20余個,引進研發和推廣木糖渣栽培各類食用菌等新技術12項,培訓食用菌科技示范戶1200余戶,培訓菇農上萬人,創建食用菌示范園8處,并成功創建了市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縣韓莊、白營、宜溝等鄉鎮的食用菌生產區先后通過省無公害產地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