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看到北鎮市閭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創始人趙平和的時候,他正在棚里跟員工一起給菌棒澆水。雖然澆水工作僅僅是把噴著水的水管插進菌棒停留一段時間后,再拔出來插進另一根菌棒這么簡單,但是當菌棒成千上萬時,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了。當說起種植食用菌的辛苦時,他告訴記者,隨著技術的革新,現在已經容易得多了。正是因為能吃得這份辛苦,趙平和在小鮮菇上做出了大文章。
2006年,趙平和利用跑運輸掙來的錢搞起了食用菌種植,并于2007年6月成立了北鎮市閭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合作社已經擁有農戶285戶,年產各類食用菌一級母種2萬支,二級原種10萬瓶,三級栽培種50萬袋,生產棒600萬袋;年產鮮菇4000噸,銷售收入達3000萬元。隨著生產的擴大,2010年,合作社投資1000萬元,建成了占地500畝的鮮菇生產示范基地,內建簡易冷棚及溫室暖棚98棟,建成擁有先進檢測儀器、完善生產設備的標準化菌種廠。為拉長產業鏈條,合作社成立了北鎮市隆源菌業有限公司,對鮮菇進行烘干、鹽漬、精品包裝等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同時,合作社與遼寧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技合作,聘請省農科院的幾位專家常年做技術指導,培養了一批熟練掌握技術的骨干社員。
合作社所產的香菇、平菇、金針菇、滑子菇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遠銷外地。趙平和說,這里面少不了每年農展會的功勞,通過農展會,他結識了很多朋友,了解了很多信息及新菌種、新技術,也吸引了不少客戶。今年,他將把平菇、香菇、滑子菇三個品種作為主要產品推出,讓更多的人認識合作社和自己的產品!
2006年,趙平和利用跑運輸掙來的錢搞起了食用菌種植,并于2007年6月成立了北鎮市閭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合作社已經擁有農戶285戶,年產各類食用菌一級母種2萬支,二級原種10萬瓶,三級栽培種50萬袋,生產棒600萬袋;年產鮮菇4000噸,銷售收入達3000萬元。隨著生產的擴大,2010年,合作社投資1000萬元,建成了占地500畝的鮮菇生產示范基地,內建簡易冷棚及溫室暖棚98棟,建成擁有先進檢測儀器、完善生產設備的標準化菌種廠。為拉長產業鏈條,合作社成立了北鎮市隆源菌業有限公司,對鮮菇進行烘干、鹽漬、精品包裝等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同時,合作社與遼寧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技合作,聘請省農科院的幾位專家常年做技術指導,培養了一批熟練掌握技術的骨干社員。
合作社所產的香菇、平菇、金針菇、滑子菇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遠銷外地。趙平和說,這里面少不了每年農展會的功勞,通過農展會,他結識了很多朋友,了解了很多信息及新菌種、新技術,也吸引了不少客戶。今年,他將把平菇、香菇、滑子菇三個品種作為主要產品推出,讓更多的人認識合作社和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