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開春不久鄉親們都還有空,我趕緊請他們來幫幫忙,把早已準備好的樹枝粉碎完。我們要及早準備好栽培袋料食用菌的原料,保證在氣溫低、空氣干燥的環境下順利制袋、接種。”日前,通訊員來到石泉縣兩河鎮簡場村五組一邊聽本村桑枝食用菌發展大戶仰立介紹,一邊看著他將樹枝送進粉碎機內,出料口立刻噴出金燦燦的鋸末……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過后通訊員走訪迎豐、饒峰、兩河、后柳多鄉鎮,隨處都可耳聽目睹到桑枝食用菌粉碎機的隆隆聲和各鄉鎮菇農的忙碌聲影。據漢水桑枝食用菌開發中心高級技術員李昌平介紹,他自正月初七以來每天帶領10余名技術骨干馬不停蹄的深入各鄉鎮農戶家中指導他們桑枝食用菌備料、消毒、接種多個生產技術環節,平均每天接種桑枝食用菌均可達到7000袋以上。
去冬今春以來,全縣采取早安排、早準備、早簽訂單的積極措施,計劃全年發展桑枝食用菌2500萬袋,實現產值1.25億元,在繼續廣泛深入推廣“企業制種、大戶制袋、分戶管理、保護價收購”的“公司+基地+農戶”一體化桑枝食用菌生產模式的同時,由縣蠶桑局牽頭積極引進山東省濰坊市黑木耳新品種栽培技術在饒豐鎮三合村建立試驗基地,有望明年在全縣大面積栽培發展,不斷輻射帶動農戶參與生產的同時拓寬和延長了產業多品種覆蓋面、經濟產業鏈,促進我縣桑枝食用菌產業的多樣化全面發展。截止通訊員發稿時,全縣桑枝食用菌備料、裝袋、接種已完成1500萬袋任務。(通訊員 馬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