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俺第一茬木耳就賣了20萬元,收回了全部投資,剩下的幾茬就白賺,再加上收木耳、賣菌種,一年下來凈賺30萬沒問題!”在江蘇豐縣師寨鎮果園村木耳種植基地,種植大戶陳延科抓起剛采摘下來的木耳高興地說。
作為蘇北最大的木耳生產加工基地,豐縣從2000年就開始種植木耳,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典型帶動,科技推動,把食用菌產業做成了該縣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師寨鎮、鳳城鎮等已發展木耳專業村24個,規模生產1.5億袋,年產干木耳2.3萬噸,產值2.8億元,純收入1.5億元,形成規?;?6個,龍頭加工企業4家,僅此一項,所在鎮人均純收入達1800元,占人均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種木耳成了當地農民最大的富民產業之一,生產規模占絕對優勢的師寨鎮也由此成為全省木耳生產第一鎮和全國第三大木耳生產基地。
豐縣鵬翔食用菌加工企業老板張強告訴筆者:“前幾年收了木耳還得自己找市場,現在就不用發愁,打幾個電話就能銷售一空,如今,我不僅種植木耳、收購木耳,還加工木耳。”近幾年來,為拉長產業鏈,該縣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了徐州高鮮食品有限公司,豐縣鵬翔食用菌加工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食用菌加工企業,年加工食用菌2000余噸。豐縣還相繼成立了“豐縣蘇農食用菌合作社”,“豐縣大山河食用菌合作社”和“師寨鎮資金互助合作社”等,投入200萬元建成了蘇北最大的食用菌綜合市場,這些經濟合作組織有的專門從事食用菌種植和加工,有的開展資金互助,解決了農戶的后顧之憂,促進了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