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首個針對失地農民再就業的實用技術培訓基地14日在西安市未央區成立,當日開展了食用菌技術集中培訓,參加培訓的農民超過100人。
培訓基地由西安欣苗食用菌生態開發專業合作社負責,主要為西安周邊縣(區)失地農民工提供食用菌技術培訓,并給農民推廣食用菌菌種以及技術。培訓基地正式成立前,已對近4000農民進行了零散培訓。
據西安市未央區農業局負責人介紹,西安欣苗食用菌生態開發專業合作社采用的食用菌技術,是通過回收利用小麥秸稈、玉米秸稈、棉籽稈以及花生殼生產蘑菇,合作社成立以來已幫助萬余失地農民再就業。
西安欣苗食用菌生態開發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崢嶸說,這項食用菌技術不僅通過低碳方式回收了秸稈,還可以合理地利用閑散的勞動力和城郊農民閑散的空間,如廢棄的房屋、磚瓦窯、防空洞等。秸稈產蘑菇的單位面積效益較高,一畝地的秸稈種植食用菌后純收入超過2萬元。
“今后,我們還會通過廣播、電視等遠程技術,讓更多的農民受益。”西安市農業培訓中心張創新說。
培訓基地由西安欣苗食用菌生態開發專業合作社負責,主要為西安周邊縣(區)失地農民工提供食用菌技術培訓,并給農民推廣食用菌菌種以及技術。培訓基地正式成立前,已對近4000農民進行了零散培訓。
據西安市未央區農業局負責人介紹,西安欣苗食用菌生態開發專業合作社采用的食用菌技術,是通過回收利用小麥秸稈、玉米秸稈、棉籽稈以及花生殼生產蘑菇,合作社成立以來已幫助萬余失地農民再就業。
西安欣苗食用菌生態開發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崢嶸說,這項食用菌技術不僅通過低碳方式回收了秸稈,還可以合理地利用閑散的勞動力和城郊農民閑散的空間,如廢棄的房屋、磚瓦窯、防空洞等。秸稈產蘑菇的單位面積效益較高,一畝地的秸稈種植食用菌后純收入超過2萬元。
“今后,我們還會通過廣播、電視等遠程技術,讓更多的農民受益。”西安市農業培訓中心張創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