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易菇網了解,今年以來,重慶市石柱縣野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以市場為導向,以助推“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為契機,以做大做強專業合作社為目的,不斷開發菌類種植新技術和新項目,取得了較好成績,發展勢頭強勁。
該合作社由石柱縣農資有限公司控股,石柱縣聚鑫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及個人、農戶1200余戶共同出資入股100多萬元,于2006年組建。合作社目前已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并且為農戶提供生產技術指導、收購、加工、銷售等一條龍服務。
石柱縣野山食用菌合作社目前還開發了拳頭產品紅頭菇,以秸稈為原料,冬季在田間種植。紅頭菇的生產周期短、產量高、適用范圍廣,且不耽誤水稻等農作物生產季節,畝產可達到3500公斤,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好產品。
合作社為做好對社員的服務,落實了3名技術人員常駐冷水和黃水鎮,隨時深入到農戶家中進行技術指導。在菌種的發放上,農民每袋只需暫給5毛錢,當地政府補貼一部分,余款在收購時扣回。同時,合作社在冷水和黃水鎮分別設立收購點,實行每斤3元的保護價收購,保證收完收盡。8月中旬開秤以來,已收購鮮香菇8噸多,農戶的經濟收入大幅度提高。冷水鎮河源村村民吳洪奎今年8月底在自家屋后林間種植香菇1畝,7000多袋,每袋產量1.5斤以上,產值可達3萬多元,扣除菌種成本,他家今年僅香菇一項可增加收入2萬多元。
該合作社由石柱縣農資有限公司控股,石柱縣聚鑫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及個人、農戶1200余戶共同出資入股100多萬元,于2006年組建。合作社目前已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并且為農戶提供生產技術指導、收購、加工、銷售等一條龍服務。
石柱縣野山食用菌合作社目前還開發了拳頭產品紅頭菇,以秸稈為原料,冬季在田間種植。紅頭菇的生產周期短、產量高、適用范圍廣,且不耽誤水稻等農作物生產季節,畝產可達到3500公斤,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好產品。
合作社為做好對社員的服務,落實了3名技術人員常駐冷水和黃水鎮,隨時深入到農戶家中進行技術指導。在菌種的發放上,農民每袋只需暫給5毛錢,當地政府補貼一部分,余款在收購時扣回。同時,合作社在冷水和黃水鎮分別設立收購點,實行每斤3元的保護價收購,保證收完收盡。8月中旬開秤以來,已收購鮮香菇8噸多,農戶的經濟收入大幅度提高。冷水鎮河源村村民吳洪奎今年8月底在自家屋后林間種植香菇1畝,7000多袋,每袋產量1.5斤以上,產值可達3萬多元,扣除菌種成本,他家今年僅香菇一項可增加收入2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