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地里挖天麻,客商就在地邊等著賣,14元一斤都不還價!”近日,“天麻之鄉”陜西省佛坪縣石墩河鄉村民又在忙碌中感受著豐收的喜悅。天麻作為該縣生態農業產業之一,目前發展到18.8萬平方米,至少可為全縣農民增收1300余萬元。
佛坪縣按照一村一品發展規劃要求,以退耕還林、創建生態示范縣、集體林改革等為契機,政策引導、資金獎補、培訓指導、示范帶動等多管齊下,大力發展生態環保、區域優勢鮮明的農業產業。去年以來,該縣結合縣域實情和市場導向,把天麻作為八項區域優勢產業之一,制定出臺目標任務、責任分工、扶持獎補、考核獎罰等系列“土”政策,實行一個產業項目、一名包抓領導等“六個一”工作機制,以百名干部進村入戶助農增收、升級晉檔等活動為載體,逐村逐戶制定產業發展規劃、落實幫扶措施。通過每年財政配套獎補資金120萬元、加大支農貸款服務力度等途徑,扶持產業大戶、返鄉農民工等創業就業,并培養、動員國家級科普帶頭人雷兆財等專業技術人才、土專家,年均開展技術培訓60余次。成立產業協會、示范基地等,全程協助農戶解決技術、資金、良種、信息、銷路等困難,天麻無性繁殖技術在全縣得到全面推廣。今年僅石墩河鄉就種植天麻11萬平方米,種植戶達500余戶,按照目前“不還價”的市場銷價,至少戶均增收2萬元左右。
佛坪縣按照一村一品發展規劃要求,以退耕還林、創建生態示范縣、集體林改革等為契機,政策引導、資金獎補、培訓指導、示范帶動等多管齊下,大力發展生態環保、區域優勢鮮明的農業產業。去年以來,該縣結合縣域實情和市場導向,把天麻作為八項區域優勢產業之一,制定出臺目標任務、責任分工、扶持獎補、考核獎罰等系列“土”政策,實行一個產業項目、一名包抓領導等“六個一”工作機制,以百名干部進村入戶助農增收、升級晉檔等活動為載體,逐村逐戶制定產業發展規劃、落實幫扶措施。通過每年財政配套獎補資金120萬元、加大支農貸款服務力度等途徑,扶持產業大戶、返鄉農民工等創業就業,并培養、動員國家級科普帶頭人雷兆財等專業技術人才、土專家,年均開展技術培訓60余次。成立產業協會、示范基地等,全程協助農戶解決技術、資金、良種、信息、銷路等困難,天麻無性繁殖技術在全縣得到全面推廣。今年僅石墩河鄉就種植天麻11萬平方米,種植戶達500余戶,按照目前“不還價”的市場銷價,至少戶均增收2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