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由食用菌工廠代農戶培育香菇的“集中制棒、分散管理”生產新模式正在蓮都區興起。位于仙渡鄉葛畈村的麗水芷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今年在完成自身50萬段食用菌生產的同時,代周邊農戶培育16萬多段香菇。
合作社負責人周大偉介紹,代農戶育香菇是指農戶提供原料,使用合作社的機械,制好菌棒后,由合作社技術人員指導農戶拉回家發菌、出菇,然后再拉回合作社的基地進行集中生產。
目前,麗水芷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免費代農戶育香菇。周大偉說,明年,合作社計劃把自身生產規模擴大到100萬段,代農戶加工擴大到60萬段,并探索制定合理制度,向農戶收取加工費。
葛畈村村民李定勇是今年第一個把香菇放到合作社生產的農民。李定勇說,單家單戶的香菇生產,一次只能制2000多段菌棒,生產1萬多段需要好幾天的時間,把原料拉到合作社用機器生產,省時省工還省成本,每段香菇要節約成本0.3元左右。即便是收取加工費還能節約成本。
農民周大建去年已經嘗到食用菌工廠代育香菇的甜頭。在他看來,由食用菌工廠代育香菇,機器攪拌得均勻,溫度控制得好,生產技術成熟,香菇的出菇率高、品質好,產量上去了,效益也跟著上去了。去年,周大建通過合作社生產了1萬段左右的香菇,凈得利潤3萬多元。
蓮都區農業局食用菌站站長張新華說,過去,一到香菇生產季節,村里原料亂堆、亂放,代農戶育香菇改變了這一狀況。蓮都區正在扶持更多的食用菌生產基地,著手推廣代農戶育香菇的好做法。
合作社負責人周大偉介紹,代農戶育香菇是指農戶提供原料,使用合作社的機械,制好菌棒后,由合作社技術人員指導農戶拉回家發菌、出菇,然后再拉回合作社的基地進行集中生產。
目前,麗水芷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免費代農戶育香菇。周大偉說,明年,合作社計劃把自身生產規模擴大到100萬段,代農戶加工擴大到60萬段,并探索制定合理制度,向農戶收取加工費。
葛畈村村民李定勇是今年第一個把香菇放到合作社生產的農民。李定勇說,單家單戶的香菇生產,一次只能制2000多段菌棒,生產1萬多段需要好幾天的時間,把原料拉到合作社用機器生產,省時省工還省成本,每段香菇要節約成本0.3元左右。即便是收取加工費還能節約成本。
農民周大建去年已經嘗到食用菌工廠代育香菇的甜頭。在他看來,由食用菌工廠代育香菇,機器攪拌得均勻,溫度控制得好,生產技術成熟,香菇的出菇率高、品質好,產量上去了,效益也跟著上去了。去年,周大建通過合作社生產了1萬段左右的香菇,凈得利潤3萬多元。
蓮都區農業局食用菌站站長張新華說,過去,一到香菇生產季節,村里原料亂堆、亂放,代農戶育香菇改變了這一狀況。蓮都區正在扶持更多的食用菌生產基地,著手推廣代農戶育香菇的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