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楚雄州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森林覆蓋率高(62.5%),野生食用菌資源豐富。據調查,全州3253.7萬畝的林地都出產野生菌,全州有大型真菌540多種,其中可作為食用和藥用的野生菌300多種。有“蘑菇之王”美譽的松茸、“真菌女皇”之稱的竹蓀、“地下鉆石”美稱的塊菌,還有牛肝菌、香菌、木耳、雞樅、干巴菌、羊肚菌等眾多的珍貴野生食用菌,是云南省乃至全國野生菌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2009年全州采集野生菌1.56萬噸、產值4.4億元。野生菌產量約占云南省野生菌產量的1/5,其中松茸產量595噸,約占云南省松茸產量的2/5、世界松茸產量的1/5。全州有4個縣被列為云南省“松茸基地縣”,有3個鄉被云南省林業廳和國家瀕管辦昆明辦事處授予“松茸之鄉”稱號。2007年,第五屆世界菌根食用菌大會在楚雄州召開,南華縣被授予“野生菌王國”稱號。依托豐富的野生菌資源,楚雄全州已建立野生菌加工企業24戶,資產總額達4.15億元,固定資產2.1億元,2009年總產值4.3億元,利潤3382萬元,上繳稅金1164萬元,出口創匯1702萬美元。令楚雄州人自豪的是,楚雄于2007年8月舉辦了第五屆世界菌根食用菌大會,南華縣舉辦了6屆中國?南華野生菌美食文化節。這些活動極大增強了全州對野生菌的保護意識,擴大了對外宣傳,促進了野生菌產業發展。全州野生菌產量由2000年的6000多噸增加到2009年的1.56萬噸,增長了2.6倍,松茸的產量由2000年的160噸增加到2009年的595噸,增長了3倍,野生菌資源掠奪式利用的勢頭得到遏制。
楚雄州委副書記、州長楊紅衛表示,野生食用菌產業是楚雄州最具地方特色、最有比較優勢、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要加強野生菌可持續利用、生態促繁,力爭到2020年全州野生菌產業產值達到2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