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古浪縣按照“一產調結構”的農業發展要求,以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節水”現代農業為方向,突出區域特色和產業特色,在南部山區發展食用菌產業,開辟了山區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今年,古浪縣在黑松驛鎮等適宜發展食用菌的4個山區鄉鎮規劃新建雙孢菇大棚125座。為使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該縣制定了《關于加快南部山區食用菌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編印了《古浪縣食用菌標準化栽培技術手冊》。通過招商引資,與武威森康食用菌開發中心簽訂協議,在十八里堡鄉籌建投資65萬元的菌種場一處。在發展食用菌產業的過程中,縣上注重技術指導和銷售服務,先后組織400多種植戶到天祝、永昌、涼州等地考察學習,對4個食用菌生產鄉鎮的科技副鄉鎮長和種植戶進行了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引進雙孢菇層架生產技術和培養料二次發酵技術,在十八里鋪鄉趙家莊村試點,為提高單棚栽培面積和效益探索新路子。
目前,全縣食用菌大棚共定植609座,建成50畝以上的示范點8個,種植品種以夏季反季節雙孢菇為主,已有482座菇棚開始出菇銷售,市場銷售價7—11元/公斤,為種植戶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今年,古浪縣在黑松驛鎮等適宜發展食用菌的4個山區鄉鎮規劃新建雙孢菇大棚125座。為使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該縣制定了《關于加快南部山區食用菌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編印了《古浪縣食用菌標準化栽培技術手冊》。通過招商引資,與武威森康食用菌開發中心簽訂協議,在十八里堡鄉籌建投資65萬元的菌種場一處。在發展食用菌產業的過程中,縣上注重技術指導和銷售服務,先后組織400多種植戶到天祝、永昌、涼州等地考察學習,對4個食用菌生產鄉鎮的科技副鄉鎮長和種植戶進行了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引進雙孢菇層架生產技術和培養料二次發酵技術,在十八里鋪鄉趙家莊村試點,為提高單棚栽培面積和效益探索新路子。
目前,全縣食用菌大棚共定植609座,建成50畝以上的示范點8個,種植品種以夏季反季節雙孢菇為主,已有482座菇棚開始出菇銷售,市場銷售價7—11元/公斤,為種植戶帶來了不菲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