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日前一系列因群眾食用蘑菇導致中毒的事件,為防止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記者從南寧市衛生部門了解到一些有關毒蘑菇對人的危害,提醒群眾不能隨便采食野外蘑菇,切不可將毒蘑菇當做食物食用。
毒蘑菇種類不同,其所含的毒素也不一樣,根據蘑菇毒素在臨床上對人體所造成的主要損害可分為四類:腸胃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腎損害型,目前尚無治療蘑菇中毒的特效藥。
第一種是腸胃炎型。此類中毒主要引起胃腸機能紊亂,進食蘑菇后10分鐘至2小時出現無力、劇烈惡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等癥狀。
第二種是神經精神型。由毒蠅鵝膏、豹斑鵝膏、裸蓋菇等引起,進食后10分鐘至6小時除出現胃腸炎型癥狀外,還伴有神經錯亂、幻視及意識障礙等中毒癥狀,患者或狂歌亂舞,或煩躁不安、時哭時笑,此類中毒無后遺癥,數小時后會恢復正常。
第三種是溶血型。此類中毒主要是誤食未煮熟的鹿花菌所引起。鹿花菌含有溶血毒素,潛伏期6至12小時,誤食后出現頭痛、疲倦、痙攣等神經癥狀,并出現急性溶血,引起貧血,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第四種是肝臟損害型,主要因誤食劇毒鵝膏菌所引起,主要毒素為毒肽、毒傘肽,極毒。誤食后10至30小時出現胃腸炎型表現,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然后出現以肝、腦、心、腎等多臟器損害的表現,但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病程長、病情兇險而復雜,死亡率高達80%至100%。
衛生部門提醒市民,一旦發生毒菇中毒,要及早到醫院診斷治療,治療越早,死亡率越低。采取催吐、洗胃、導瀉、灌腸減少毒物吸收是減輕病情、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毒蘑菇種類不同,其所含的毒素也不一樣,根據蘑菇毒素在臨床上對人體所造成的主要損害可分為四類:腸胃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腎損害型,目前尚無治療蘑菇中毒的特效藥。
第一種是腸胃炎型。此類中毒主要引起胃腸機能紊亂,進食蘑菇后10分鐘至2小時出現無力、劇烈惡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等癥狀。
第二種是神經精神型。由毒蠅鵝膏、豹斑鵝膏、裸蓋菇等引起,進食后10分鐘至6小時除出現胃腸炎型癥狀外,還伴有神經錯亂、幻視及意識障礙等中毒癥狀,患者或狂歌亂舞,或煩躁不安、時哭時笑,此類中毒無后遺癥,數小時后會恢復正常。
第三種是溶血型。此類中毒主要是誤食未煮熟的鹿花菌所引起。鹿花菌含有溶血毒素,潛伏期6至12小時,誤食后出現頭痛、疲倦、痙攣等神經癥狀,并出現急性溶血,引起貧血,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第四種是肝臟損害型,主要因誤食劇毒鵝膏菌所引起,主要毒素為毒肽、毒傘肽,極毒。誤食后10至30小時出現胃腸炎型表現,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然后出現以肝、腦、心、腎等多臟器損害的表現,但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病程長、病情兇險而復雜,死亡率高達80%至100%。
衛生部門提醒市民,一旦發生毒菇中毒,要及早到醫院診斷治療,治療越早,死亡率越低。采取催吐、洗胃、導瀉、灌腸減少毒物吸收是減輕病情、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