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2020年北碚區的珍稀食用菌產量將達到年產量10萬噸


    【發布日期】:2010-07-21  【來源】: 農博網

      食用菌一般是指可食用的大型高等真菌,可分為栽培食用菌和野生食用菌。食用菌不僅營養豐富、風味獨特,而且許多種類為食藥兼用,對改善人類的膳食和營養結構,提高人體免疫力有著重要的作用,被譽為“天然、營養、多功能”的保健食品,尤其是珍稀食用菌的營養價值及藥用價值均優于普通食用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飲食健康以及保健食品的高度重視,各類珍稀食用菌逐漸擺上了千家萬戶的餐桌。

      目前全世界約有食用菌2000余種,我國現有54科,166屬,938種。絕大多數屬于口蘑科、牛肝菌科、蘑菇科、烈褶菌科、多孔菌科、珊瑚菌科和絲膜菌類群。

      北碚區目前珍稀食用菌的生產已初具規模,把珍稀食用菌發展成為我區農村致富的支柱產業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一、北碚區食用菌發展現狀

      北碚區食用菌產品現有品種:茶樹菇杏鮑菇、姬菇、雞腿菇、姬松茸、靈芝等近20個品種。食用菌種植戶已有550多戶,年產食用菌鮮品8000噸,占重慶市總產量的1/8,實現產值5000萬元,成為北碚區生產規模較大、產量較高、品種多、質量好、科技實力強、營銷網絡廣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通過食用菌協會的努力,并倚靠西南大學雄厚科研技術力量的支撐,在稀有食用菌菌種的開發研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外地食用菌生產大戶先后落戶區發展。2006年,北碚區食用菌產業發展已納入《重慶市特色農產品發展規劃》中,成為北碚區農村經濟的拳頭產品和經濟主要增長點。北碚區作為特色農產品優勢發展區域,對優化我區農產品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搞好新農村建設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北碚區食用菌發展區域:

      1、東陽街道西山坪地區。主產:金針菇、姬菇、靈芝。該地區海拔500米左右,主要產品為金針菇,其中反季節金針菇占該地區60%左右。僅孝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年產反季節金針菇就達1000噸以上,產值達1000萬元以上,其產品主要銷售至成都及出口越南、泰國、日本等國家,每天可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83人。目前,孝國食用菌在重慶片區的產量、質量、銷售單價都是首屈一指;東陽片區大戶鄧賢進,廠房占地5千平方米,主要生產金針菇,年產達200噸,產品質量和銷售單價在重慶主城排名前列;大戶黃大春,廠房占地7千平方米,春夏主要生產觀賞(藥)用型靈芝,市場前景看好,秋冬主要生產姬菇,年生產量達200噸,產品質量在重慶片區屬于上乘。

      2、龍鳳橋街道鳳凰村。主產:茶樹菇、香菇、金針菇。該地區海拔450-500米。北碚區食用菌協會會長張洪波,廠房占地2萬平方米,年產金針菇800噸,產值500余萬元,并帶動了周邊50多戶農民種植食用菌;福建鄭氏兄弟來我區落戶,生產廠房占地1萬平方米,主要生產稀有茶樹菇,填補了我區稀有食用菌的空白,其年產量為500噸,產值可達600萬,產品質量在重慶片區第一,目前市場供不應求,該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種菇村。

      3、江東片區復興鎮和柳蔭鎮。主產:平菇、草菇。該地區海拔300米以下,復興鎮主要產品為平菇,柳蔭鎮主要品種為草菇。八聯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湯興國,廠房占地6萬平方米,年產平菇3000噸,產值達1000萬元以上,解決了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150余人,拉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柳蔭鎮麻柳河食用菌草菇大戶肖世建,于2002年從四川鄰水來到我區發展草菇,廠房占地8千平方米,經過幾年的打拼,種植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年生產量達到200噸,逐漸走出低谷。

      4、天府鎮。主產:雞腿菇、香菇、金針菇、姬菇。該地區海拔450-650米。食用菌協會副會長明秀倫,從事食用菌種植20多年,有著豐富的種植經驗,生產基地占地1萬平方米,以種植金針菇、平菇為主,年產量300噸;食用菌大戶熊代武,利用廢棄防空洞種植雞腿菇,年產200噸,其投入小、見效快,既經濟又實惠。

      目前,北碚轄區內食用菌種植區有2個街道、4個鄉鎮,種植戶達83個大戶,550個農戶。食用菌種植面積之廣、菇農之多、質量之好、產值之高,是重慶其他區縣無法媲美的。

      二、珍稀食用菌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1、食用菌產業發展和科研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上世紀80至90年代,市、區對食用菌產業總投入不足5萬元;本世紀8年內,市、區對食用菌產業年投入不足5萬元,與山東、福建、浙江、遼寧自不可比;與我們毗鄰的四川各區縣相比,投入也顯著偏低,他們每年投入均在50萬元以上,且有許多專門課題。因此,四川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比較迅速,生產技術比較先進,產業化程度較高。而我們的生產技術大多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平,產業化鏈條僅僅是初見雛形。

      2、技術推廣滯后

      我區食用菌技術服務力量比較薄弱,沒有專門的技術服務機構和基層服務組織。菇農、業主大部分是自學或到成都、福建學習,導致技術跟不上產業的發展。

      3、菌業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我區食用菌產量占全市的1/8,但我區沒有一個規范化的菌種生產機構,我區菇農和業主基本上在成都、浙江、福建等地購置菌種,價格高且質量得不到保障,菌種質量糾紛事件常有發生。柳蔭鎮草菇基地每年在廣東購菌種金額達10萬元以上,由于運輸方面的原因,菌種到達重慶后質量大幅度下降,致使單產長期提不上去,每年損失達50萬元;2006年我區香菇生產大戶李澤明在浙江購買的菌種,由于質量方面的原因導致出菇時間推遲2個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

      4、大部分業主投入有顧慮

      在我區30余戶上規模的業主中,大部分都是租用的場地。由于受租用期限的限制,他們在投入上有所顧慮。從租期上看,合同最短的是一年一簽,最長的是十年一簽,業主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不足,致使生產車間不規范,標準化程度低;道路設施落后,多數沒有硬化;電力設施、供水設施不完善,用水成本偏高。這些因素嚴重制約我區食用菌產業的發展。

      5、食用菌龍頭企業規模不大,加工產品少

      我區食用菌生產基本是初級原料生產。龍頭企業缺乏吸引力和號召力,生產組織化程度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弱、產品附加值低。利用廢棄菇渣開發生產有機生物肥,獲得大量的復合活性微生物肥料工程建設亟待解決,它對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特別是可以大量投入長江沿岸的柑橘用肥之中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食用菌除了可供鮮食外,還可加工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各種風味小吃,但是目前我區還沒有上規模、上檔次的食用菌加工廠,未充分利用好本區的資源優勢,降低了食用菌產品的商品性。

      三、北碚區稀有食用菌今后的發展思路及對策

      隨著農業生產市場化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推進,傳統農業生產制約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矛盾日益凸顯,人們迫切需要改變當前的生產方式,為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尋找新的出路。

      北碚區在食用菌的發展上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不管是從氣候資源、生態資源,還是從勞動力資源、市場前景各方面看,北碚區都具有發展食用菌的各種先天優勢條件。在北碚區大規模種植野生食用菌是一個長足的發展方向,尤其在稀有食用菌日益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需求下,稀有菌已經成為北碚區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我區野生食(藥)用菌資源極其豐富,對食(藥)用菌的認識、利用和開發歷史悠久。

      1、北碚區在食用菌的發展上不斷壯大當地優勢菌種,進行反季節生產,提高食用菌的商品性。

      例如,金針菇中含鋅量比較高,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和健腦的作用,在日本等許多國家被譽為“益智菇”和“增智菇”。金針菇能有效地增強機體的生活活性,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利于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對生長發育也大有益處。經常食用金針菇,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肝臟病及胃、腸道潰瘍,而且也適合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這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金針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食用金針菇具有抵抗疲勞、抗菌消炎、消除重金屬鹽類物質、抗腫瘤的作用。

      孝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生產反季節金針菇,引進目前先進的控溫、控濕設備,從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從數量上保證了市場的需求。

      2、在稀有食用菌的發展上,北碚區不僅從當地已有的菌種發展壯大,而且在引進外地資源方面,也做出了相應的努力。

      稀有食用菌茶樹菇,又名茶菇、油茶菇。它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無污染,無藥害,集營養、保健、理療于一身的純天然食用菌。茶樹菇蓋嫩柄脆,味純清香,口感極佳,可烹制成各種美味佳肴,其營養價值超過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屬高檔食用菌類。它所含蛋白質中有18種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49%,其次為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異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除此之外,還具有醫用價值,中醫認為,該菇性甘溫、無毒,有祛濕、利尿、健脾胃、明目等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曬干后,民間常用作治療頭暈、頭痛、腹瀉、嘔吐等常備藥物,民間稱之為“神菇”。

      北碚區食用菌協會引進福建食用菌大戶鄭氏兄弟來區龍鳳橋街道落戶,發展珍稀菌茶樹菇,現已年產鮮菇500噸,年產值600萬,已初具規模,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產品供不應求,帶動了當地菇農的發展,解決了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同時填補了我區稀有茶樹菇的空白。依靠政府扶持,引進技術、大力開發、研制珍稀食用菌,壯大北碚區食用菌產業,是區城鄉統籌發展、新農村建設的依托和有效途徑。

     

      到2020年,北碚區的珍稀食用菌產量將達到年產量10萬噸,年產值10億元以上,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產、學、研一體化的格局,珍稀食用菌的區域優勢產品在生產、加工、技術等方面領先國內先進水平。食用菌產業在全面推動我區農業產業化、率先實現小康社會,謀劃今后一段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1155”戰略思路進程中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狮市| 若尔盖县| 拜城县| 遂溪县| 南木林县| 宁强县| 朔州市| 凉山| 琼结县| 长沙市| 湖南省| 枣强县| 万山特区| 台州市| 鹿泉市| 乐清市| 安宁市| 高雄市| 武汉市| 镇远县| 麻阳| 六安市| 高安市| 彝良县| 韩城市| 读书| 西盟| 关岭| 甘泉县| 礼泉县| 龙门县| 吉水县| 长兴县| 丰台区| 应用必备| 綦江县| 花垣县| 霍林郭勒市| 九龙县| 桐庐县|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