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五指山空氣清新,云霧繚繞。在五指山市南圣鎮同甲村委會永忠村的基地里,170畝靈芝就吸收這天地間的靈氣,長勢良好。據了解,這是海南最大的靈芝種植基地。
靈芝,是祖國中醫藥寶庫中的珍品,素有“仙草”、“瑞草”之美譽,靈芝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吉祥、寶貴、美好、長壽的象征,中華傳統醫學長期以來一直視為滋補強壯、固本扶正的珍貴中草藥。
靈芝是喜陰耐熱菌類植物,很適合在林下及大棚種植。五指山市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環境資源,晝夜溫差大、空氣清新、溫暖潮濕,水源干凈污染少,使得五指山成為非常適合發展靈芝種植的地方。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財政廳的大力支持下,五指山市政府把靈芝種植產業發展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通過發揮特色產業優勢,大力推廣靈芝種植產業發展,帶動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爭取在3年至5年的時間里,建設成產業化和規模化的五指山靈芝及各種食用菌生產基地,以期增加全市農民經濟收入。
基地負責人楊國顯告訴記者,這170畝靈芝基地是今年初建成的,目前市場前景不錯,經濟效益非常好,收成后畝產干品近450斤,畝收入可達45000元。基地生產的靈芝一部分用來自己生產靈芝制品出售,一部分直接銷往全國各地。
該基地還解決了該村及周邊村莊60多名農民的就業問題,他們月工資在800元至1500元不等。永忠村村民黃惠英就在基地打工,她說,在家附近打工,一是比較方便,二來工資也還可以,而且她家的兩畝土地還租給了基地,拿到了地租,年底就能分得股金,算是很劃算的一件事。
據了解,靈芝種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經營管理,永忠村47戶農民以土地入股參與靈芝種植。基地合作分成,以土地入股農民每畝每年獲得900元股金,靈芝上市后第一年每畝可獲得公司固定分紅4000元,第二年起按3:7分成。租金、股金和工資三項收入合計農民每畝每年近2萬元。
為進一步帶動更多農村農民發展靈芝產業,五指山市政府還利用財政資金購買菌種,安排給南圣鎮、水滿鄉、沖山鎮等235戶農民進行林下靈芝種植數百畝。同時還安排資金幫助農民進行大棚建設,大棚建設產權全部歸屬于農民。
(南海網-海南日報 邵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