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技術可望解決中小酒廠丟糟處理難題
本報訊(楊云波記者鐘曉晴)“這項技術,能讓我們一年只能賣50多萬元的丟糟產生3—4個億元的產值。”近日,敘府酒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他們投資1100多萬元研發的丟糟加黃水培育食用菌的技術,“目前我們已申請了專利保護。”
丟糟是白酒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各大酒廠普遍采取用丟糟釀造復糟酒、生產白炭黑、生產沼氣等方法加以處理。“這些處理方法需要投入幾千萬甚至上億元,只有大企業有實力做,業內90%的酒企業是把丟糟當飼料低價賣掉。”
從2007年開始,敘府酒業與宜賓學院發酵資源運用研究室合作成立丟糟集約化應用項目組,開始研究丟糟的應用。經過反復試驗,項目組終于成功用丟糟加黃水培育出了雞腿菇。“目前,我們的丟糟已能培育雞腿菇、平菇、金針菇、茶樹菇等多個品種。”據項目組負責人周瑞平測算,如果每公斤食用菌按12元計算,那么敘府酒業全年產生的1.5萬噸丟糟理論上能產生3—4億元的產值,是將丟糟當作飼料銷售的70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