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近一個月,但晉城市康鑫良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一提起3月4日上午副省長劉維佳在他們公司的調研,依然非常激動:“當時,劉省長看著企業的閉路監控告訴我們,就要辦這樣的現代化企業,坐在辦公室就能觀察到企業運轉,安排好生產活動。劉省長對咱這兒"養豬—沼氣—沼液—生物肥料"的循環農業模式也大加贊賞,他說,"企業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還要看重社會效益,注重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康鑫良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是澤州縣農業綜合開發辦積極扶持的養豬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1000萬元,目前,已初步形成年存欄1萬頭,出欄3萬頭的養殖規模。同時建成了大型沼氣站和有機肥制造廠,利用養殖場廢棄的糞便作為原料,制造沼氣,年產沼氣80多萬立方米,可供應周邊4個村居民的生活用氣。同時,每年生產的2萬多噸沼液,2000余噸有機肥,還可為近2000畝土地作肥料使用。去年,康鑫良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實現銷售收入500萬元,帶動當地3000余戶農民實現了共同致富。
與康鑫良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樣,晉城市澤地萃綠農開發有限公司是澤州縣2008年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的龍頭企業,公司成立以來始終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食用菌栽培技術和品種,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積極發展食用菌產業化經營,年產白金針菇、白靈菇1500余噸。在澤州縣農業綜合開發辦的扶持下,該企業計劃投資1200多萬元,再建年產2000噸無公害食用菌栽培產業化基地,預計投產后年利潤總額可達到1275萬元,并可帶動600戶農戶參與食用菌栽培生產,新增就業人數600人,項目區參與食用菌栽培生產的農戶戶均收入增加1.5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