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2月19日訊 今年春節,跑了10多年農特產品經銷的景寧畬族自治縣農民經紀人劉云花格外忙碌。連日來,在她年前新開張的“大山”農產品特產展示展銷中心,前來購置拜年禮品的客人絡繹不絕。一盒盒包裝精美的山哈酒、土雞蛋、筍干、板栗、吊瓜子,賣得異常紅火。劉云花開心地估計,自農歷臘月初三新店開張以來,她這里的農家土特產銷售額就達50多萬元。
在景寧,像劉云花這樣的農村經紀人已經有1000多名,他們不僅穿梭城鄉為農副產品牽“紅線”當“紅娘”,還服務產前選種、產中指導到產后包銷的全過程。他們帶動農民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引進、推廣和試驗農業新品種、新技術200項,2009年一年促成農產品成交額達10億元,帶動身邊9000多戶農民戶均增收3000元。
同樣,春節期間,溫州市區的好又多、易初蓮花等大超市的精品蔬菜銷量逐日走高。這些大超市銷售的精品蔬菜90%來自于景寧人陳可偉開辦的鮮急送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這個年紀輕輕的小伙子,10年前依靠販銷香菇在溫州立足,如今其公司已占據當地60%的食用菌銷量。
“這些年景寧有一批菜農在溫州租地種菜,但他們種植的都是普通的‘大路貨’。”在阿里巴巴網站開設有蔬菜店的陳可偉,認準精品蔬菜的高附加值,指導景寧菜農種植綠色、無公害的有機蔬菜,并在種植全過程請技術人員把關,實現包銷。原來一直在甌海種植鮮食玉米的渤海鎮農民王學武,改種彩糯1號品種后,產品直接進入超市,價格提高到每公斤1.9元,每畝產值提升到2600元。
像陳可偉這樣,一手連產品,一手連市場的經紀人在景寧的食用菌行業尤其活躍。前些天,全國第二大食用菌交易市場——景寧綠色食品市場交易火爆。據統計,市場2009年交易量達9540噸,交易額達7.5億元。綠色食品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培育出一支相對穩定的食用菌經紀人隊伍。他們走南闖北,將全國各地的食用菌貨源匯集到這里,又通過這個市場遠銷到全國各地及日本、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市場從事經紀業務的葉英雄去年已經將三四十萬公斤食用菌銷往全國各地。他說:“山區有勞力和土地,我有銷售渠道。去年我從農民手里承包了3畝土地,并雇請他們管理,現在新品種杏鮑菇已經出菇,按照市場價預計,將以每公斤20元的價格收購。”
“農村經紀人在跑活市場的同時,自身功能也實現了‘轉型升級’。”該縣農業局副局長胡明成這樣評價經紀人的變身。經紀人劉云花原先一直在食用菌市場和鄉村農家兩頭跑,做著食用菌經銷的中間商,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而如今,在她開設的農產品展銷展示中心內,集聚了全縣200多家農業合作社的產品。這里不僅銷售土特產品,還是收集市場反饋信息的窗口,各大合作社負責人都會定期到這里討論行情和產品銷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