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吉圖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建議以現代農業和特色農業為基礎、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實施園藝特產創業、棚膜蔬菜建設、人參產業振興、北藥現代化基地、林業產業化等特色農業發展工程”。
今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州農委副主任王慶春認為,要想發展延邊特色農業,必須在人參、食用菌等‘八大基地’建設上實現突破。
長期從事農業經濟發展領域的研究,王慶春對我州農業發展狀況十分了解。他認為和省內其他地區的兄弟縣市相比較,我州發展糧產業并不具備優勢。而另一方面,由于延邊地區具有于中溫帶濕潤季風氣候的優勢,為我州發展特色產業帶來了資源性保障。只有打造具有長白山特色的現代農業,才能帶動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延邊農業的全面復蘇。
他將我州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的方向放在了“八大基地”建設上。其中包括大力推進人參標準化基地建設,人參占地面積保持在6000公頃左右;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基地,推進汪清黑木耳市場步伐,推動食用菌加工項目,努力打造全國性食用菌產業基地;要依托全省棚膜蔬菜建設工程,擴大反季節蔬菜和山野菜人工種植規模,提高延邊蔬菜自給水平;同時,加快延邊黃牛及延黃牛品種改良和規模擴張途徑,以加工帶動基地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他說,我州現在每年新參產量是1.6萬噸,據我們了解不一定準確,占整個世界人參產量的40%,應該是我州唯一一個可以左右世界單品市場價格的產品。按照韓國高麗參價格的一半來算,要達到120-150億,這么一個增加值。從省內布局來看,延邊、白山、通化為人參的一個集中區,長吉圖規劃綱要就可以形成以延邊為核心,來帶動其他地區的產業發展,盡快爭取國家在人參劑食品一個試點,就能形成招商引資和人參發展的突出優勢。
另外,王慶春還建議,要充分利用延邊山多、溝多、水多的有利條件,建設長白山林蛙基地,到“十二五”末,實現林蛙年回捕量達到5億只;同時,要全力扭轉近年來延邊蘋果梨種植效益下滑,產業日見衰退的局面,加快對蘋果梨產業基地的改造和提升進度;依托延邊的地緣優勢,率先啟動琿春果菜花卉出口加工園區,以及圖們、延吉、敦化、安圖、汪清等地的農產品項目建設,提高農產品加工層次;打造具有鮮明長白山特色的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基地,增強輻射功能,帶動吉長兩地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能力和出口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