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元臺鎮吳窯村平菇迎來熱賣。吳窯村黨總支書記鄭云兄拿著菌棒向記者介紹,平菇之所以長得這么好,主要來源于菌棒的“功勞”。
吳窯村原是大連市低收入村,2017年開始,新當選村黨總支書記的鄭云兄帶領村“兩委”成員經過反復考察調研,最終把發展食用菌生產作為主攻方向。在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廣泛征求意見后,村“兩委”決定以上級劃撥的20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為基礎,發展食用菌產業項目。
“大棚種植平菇投資少、技術簡單、見效快。對村民來說需要快見效益,不然一等的話他們心里就沒底了。”鄭云兄說。
隨著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吳窯村從2021年開始在原有做菌棒的基礎上,利用村里隨處可見的各類秸稈改進新配方,種出的蘑菇顏色深、肉質厚、口感細膩,試驗成功的平菇半熟料栽培技術被遴選為2022年大連市農業主推技術,如今吳窯村建成食用菌菌棒培育及種植示范展示基地60畝。
記者了解到,這里的菌棒都是由玉米芯、豆秸、玉米秸稈粉碎后制作而成。秸稈作為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生物質資源,含有豐富的碳、氮、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為食用菌生長提供能量,是制作菌棒的優質原料。“秸稈培育出的蘑菇產量更高,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優化環境衛生,小小的廢棄秸稈已逐漸成為群眾致富、優化環境的好幫手。”鄭云兄說。
截至目前,全市建立了秸稈收存點10個,建立秸稈展示基地8個。2023年秸稈利用率達到了96.43%,形成了秸稈多元利用的產業化模式。瓦房店市還將積極推廣戶用生物質燃料的農村取暖模式,促進秸稈利用的長效發展。在變廢為寶的同時,鄉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進一步助力農業可持續發展穩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