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料、裝袋、打孔、上架……2月12日,在竹山縣大廟鄉黃土梁村湖北神農昕航食品公司的香菇產業基地里,數十名工人正忙著加工、生產食用菌棒,整個車間呈現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總經理李虎介紹,這個基地192畝,種植有新品種香菇、木耳、白花菇等,他們通過科技賦能,助香菇產業升級蝶變,今年食用菌制品產量預計達到50多萬公斤,能帶來1000多萬元的銷售收入。
幾年前,在外打工多年的李虎回到家鄉黃土梁村,創立了湖北神農昕航食品公司和食用菌生產基地,帶領村民發展食用菌產業。現已建成集菌種培育、菌棒生產、食用菌種植、加工、冷藏保鮮等功能區的100萬棒食用菌制棒車間、60萬棒食用菌大棚基地和500㎡香菇醬廠。“經過高溫殺菌、密閉接種的菌棒、其成活率、出菇率是一致的。”李虎說,菌種繁育、菌棒生產是香菇產業的前端,規模化生產工藝降低了農戶制棒的技術風險。
科技賦能給該公司食用菌產業帶來了大變化。為進一步聯農帶農,公司以“合作社+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食用菌種植、農戶增收緊密結合在一起,實現生產聯營、市場聯動、效益聯贏、風險聯控,帶動100余戶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年戶均增收8000余元以上。在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生產的香菇、木耳、天麻、時蔬干菜等30余種特色產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公司正在生產香菇醬、香菇罐頭、干制食用菌系列等產品,主要銷往香港和武漢、廣東等地。“這也讓我們竹山食用菌產品徹底走出深山,打開了國際市場,預計今年,我們出口創匯總額達300萬美元。”李虎信心十足地說。
近年來,該縣通過內建基地、打造園區、外辟市場,竹山正走出一條特色農業發展之路。目前已形成了香菇、木耳、羊肚菌、白蓀菌、竹蓀菌等多品類發展格局。目前,食用菌產業遍布全縣90%以上的村,10萬袋以上基地135個,最大基地種植量達150萬袋。2024年,全縣生產種植食用菌超5000萬袋、產量5萬噸、產值達21億元,出口創匯達3000萬美元。“我們要牢固樹立‘大食品觀’,加強農業科技和資金支撐,全面促進特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高興恕表示。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