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東木鎮燎原村的食用菌基地,一排排整齊的菌棚中,菌棒上的蘑菇長勢喜人。“我們基地種植的香菇在市場上很受歡迎,1斤鮮香菇能賣到6元左右。”燎原村黨支部書記、村集體經濟負責人劉應軍介紹,食用菌正是2020年在劉應軍和“兩委”班子經過可行性論證后選定的村級主導產業。
面對燎原村土地資源有限的現實,劉應軍和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駐村工作隊找到鎮黨委和鄰村月桂村,提出在月桂村流轉土地建設食用菌基地。“自從在食用菌基地干活后,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每個月有4000元穩定收入。”燎原村脫貧戶葉從留通過學習,現已成為基地的采菇能手。目前,在基地務工的搬遷群眾有20余人。
4年內,燎原村以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的發展思路,累計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提留260萬元擴大生產。2024年,該基地生產干菌菇30噸,鮮菌菇10噸,菌類食品2噸,為村集體經濟創收50萬元,村民分紅26萬元,成為紫陽縣規模最大的無污染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
如今,燎原村已成為東木鎮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脫貧戶”的帶農模式,不斷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提升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拓寬群眾增收渠道。今年以來食用菌基地依托中石油能源一號網線上平臺消費幫扶代銷鎮域內其他農產品達327.93萬元。
目前,紫陽縣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生產主體19家,全縣種植菌袋200余萬袋,產量達1800余噸,產值達2500余萬元。下一步,紫陽縣將加大食用菌生產基地、加工基地和銷售網絡體系建設力度,力爭通過3年至5年培育食用菌生產主體60家以上,種植菌袋1000萬袋以上,產值達到1億元以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