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中國·牡丹江(東寧)第四屆黑木耳節組委會獲悉,我國去年食用菌實現產值820億元,產量達到1730萬噸,占世界的80%以上。我國的食用菌出口到119個國家和地區,創匯額14.25億美元,已成為農產品的支柱產業之一。
據中國食用菌協會專家介紹,牡丹江素有“天然植物基因庫”的美譽,有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獨特優勢。目前,牡丹江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東寧黑木耳、林口滑子蘑、海林猴頭菇等為大宗骨干品種,以寧安白靈菇、穆棱雙孢菇為珍稀品種的“3+2”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去年,牡丹江食用菌總產量達到72萬噸,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中國食用菌之城”。其中東寧縣黑木耳總產量達到22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成為“全國黑木耳第一縣”。全市有11個食用菌專業村被中國食用菌協會評選為全國“小蘑菇示范村”。
幾年來,牡丹江先后培養出各類食用菌專業技術人才1000多人,選育出優質高產新菌種20多個,大面積推廣了小孔栽培、室內催芽、網架晾曬等最新的生產栽培技術,引進了液體菌種機、工廠化菌包生產線等專業化設備設施,科技生產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鏈接:食用菌含有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一定的藥用價值。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低鹽分的特點,因而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譽為21世紀的健康食品。目前,全世界的食用菌的種類共有2000多種,我國就有72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