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靠特色。近年來,疏勒縣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深挖本地資源優勢,在發展特色產業、富民產業上下功夫,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提升鄉村自身的造血能力,讓鄉村優勢資源“強起來”,讓鄉村群眾“富起來”。
近日,記者在位于塔孜洪鄉臺吐爾村的喀什魯疆情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看到,種植玉木耳、香菇等各類食用菌的大棚整齊排列,員工們正穿梭其中,采摘玉木耳。在加工車間,員工進行著產品包裝、稱量,一派繁忙景象。
正在打包發貨的古麗凱拜爾·納麥提五年前通過村里的引薦,來到公司上班,有了穩定的收入。“剛開始,我也不懂技術,基本操作都不會,通過專業技術人員的幫助和指導,逐漸掌握了種植技術和操作流程,現在月工資3000元左右,收入非常穩定,而且公司離我家很近,還能顧家,我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該公司自落戶疏勒縣以來,結合本地資源優勢,以“品牌化、精細化、規模化”為目標,探索出“企業+合作社+村民”的模式,通過村集體創辦合作社投入資金入股到企業分紅,實現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此外還通過土地租賃、吸納就業等方式,不斷深化利益聯結,以產業發展帶動村集體和群眾雙增收。
“我們最初規模比較小,當時給村民提供的就業崗位比較少。在本地政府的扶持幫助下,通過五年的發展,公司員工從最初的13人發展到現在的105人,生產能力從日產5000袋提升到了日產3-5萬袋。”該公司總經理韓文良說道。
該公司已建成高標準食用菌種植棚26座,接種、育菌、精深加工車間12000平方米,新建6萬個/日菌棒生產線1條,食用菌深加工生產線2條,并配套建設包裝車間及展廳、菌菇知識科普長廊、科普研學館、直播間等其他配套附屬設施,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將本地生產的食用菌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如今,該公司吸納固定就業300人、臨時用工2000人,使越來越多像古麗凱拜爾·納麥提一樣的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通過技術創新、產業扶持、市場拓展和綠色發展,該公司不斷延伸食用菌產業發展鏈條,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帶動群眾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向前。韓文良表示,下一步,將大力推廣食用菌種植,擴大種植規模,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種植生產環節,完成預期目標,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