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淮南市農業農村局從優政策、清底數、重培養、強保障等四個方向發力,積極推動食用菌產業振興。2季度,全市食用菌總產量1504噸,同比增長2.08%。
優化政策支持。市財政首次設立食用菌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食用菌新品種引進、栽培技術示范推廣等。大通區、鳳臺縣、壽縣等3個食用菌生產示范縣(區)將食用菌產業發展納入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等相關涉農資金支持范圍。
摸清發展底數。通過實地調研和企業座談等方式,多部門多次聯合開展食用菌生產調研,從食用菌人才培養、發展政策、支撐要素等方面切實了解產業發展難點堵點問題。
重視人才培養。上半年,全市組織現場觀摩、培訓等食用菌生產技術交流活動5場,參加培訓人員超過200人。市農科院編寫《蔬菜(食用菌)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技術》,推廣《安徽省玻璃溫室建設標準》《鋼構大棚、雙層鋼架大棚及連棟溫控大棚建設導則》,指導種植戶應對自然災害、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加快設施建設。
強化要素保障。發揮科研院所技術力量,與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加強技術交流,邀請一批省內外知名專家到淮指導食用菌生產。郵政儲蓄銀行推出“蘑菇e貸”、工商銀行推出“菜籃子產品貸”、國元農業保險開發申報商業性食用菌保險等金融產品,滿足食用菌生產主體對資金和生產安全保障需求。壽縣積極整理300畝用地指標力爭福建裕興食用菌生產和加工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