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進去泡泡,給它有顏色”“泡半個小時,最少起來一公斤”……日前,云南省楚雄州姚安縣“野生菌泡水”的視頻引廣泛關注。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7月11日回應澎湃新聞稱,視頻中反映的經營戶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一水檸檬酸)浸泡食用紅蔥菌,用于增重和保鮮,涉嫌不誠信經營和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將依法依規進行調查處置。
視頻截圖
每年6月雨季來臨一直到9月,是云南野生菌集中上市期,不同菌子有不同的做法,因獨特鮮美的口感,云南人對野生菌的熱愛可謂刻在骨子里。7月10日,這段“野生菌泡水”的視頻畫面顯示,在一男子的指揮下,野生菌加工點工作人員將一筐筐紅蔥菌放入水中浸泡,直言浸泡過的野生菌“有顏色”,還能增加菌子重量。
視頻截圖
上述視頻疑在夜間拍攝于同一場所,內容都是成框的野生菌被浸泡在裝滿透明液體的容器里,為了讓菌子浸泡更充分,還會在菌框上壓上一兩桶水。視頻中的這名男子表示,浸泡半個小時后,重量至少增加一公斤,“昆明就愛吃泡水菌,要跟隨市場發展。”
視頻截圖
上述野生菌泡水的做法遭大量網友譴責,有人指出“菌子泡水后會發霉變質,這種情況估計是科技與狠活”,也有網友表示是“泡藥水保鮮”。
視頻中浸泡野生菌所使用的液體究竟是何物?云南省楚雄州姚安縣相關部門負責人7月11日告訴澎湃新聞,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聯合縣公安局對全縣從事野生菌收購、加工、銷售經營場所開展拉網式排查檢查和核查處置。
經排查核實,視頻中反映的經營戶地址為姚安縣棟川鎮陶官屯三組,涉事人員持《營業執照》從事農產品種植、收購、加工銷售活動;通過現場檢查和對當事人的詢問調查,當事人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一水檸檬酸)浸泡食用紅蔥菌用于增重和保鮮,其行為涉嫌不誠信經營和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相關部門將依法依規對涉事人員進行調查處置。
前述相關部門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下一步,姚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持續加大宣傳教育和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為廣大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的野生菌交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