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食用菌產業基地,發展模式獲全省推廣,且看天寶如何——
以“菌”生金 打造“國字號”招牌
在福建乾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正在打包金針菇。
早春時節,位于薌城區天寶鎮田寮村的“天寶菌菇部落”一片生機盎然。數十間集裝箱式的移動智慧菇房排列整齊劃一,菇房內的菇架上,一簇簇秀珍菇如雨后春筍般冒出菌包,長勢喜人。菇農們穿梭在各個菇房之間,采收、分揀、裝車,一派豐收的繁忙景象。
這是天寶鎮以“菌”生金,聯農帶農富農的一個縮影。今年市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薌城區天寶鎮黨委書記姚麗津提到,近年來,天寶鎮聚力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全力打造天寶食用菌產業基地,“移動智慧菇房”食用菌產業發展新模式獲全省推廣,天寶鎮于2023年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從小菌菇到大產業,從“一張白紙”到摘得“國字號”招牌,如今,食用菌產業已經成為帶動天寶經濟增長的強力引擎、亮麗名片,天寶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從0到1”
實現產業工廠化轉型
小菌菇如何“長”出大產業?時間回撥到2009年,當時國內不少省份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已經興起,但天寶鎮的食用菌種植還停留在傳統的粗放模式,在簡易的大棚或小作坊里,食用菌按季節規律生長。這種生產方式不僅效率低,食用菌產量還受自然條件制約。天寶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鄭劍冰說:“工廠化生產可以補足這些短板,即利用先進技術手段調控光照、溫度、濕度等環境要素,縮短出菇時間,提高產量,將季節性出菇轉向周年出菇。”
2010年,回家鄉天寶創業的游榮發和幾個朋友先后赴浙江、四川等地考察學習,并將先進的生產模式、技術帶回家鄉,成立漳州市薌城區榮賢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以杏鮑菇為主要產品,是天寶第一家工廠化生產食用菌的生產主體。天寶鎮食用菌協會會長、榮賢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創始人游榮發回憶說:“廠房投用后,一年四季都可以產菇,一天可以生產6000包、5000余斤的杏鮑菇,比傳統模式增產1000余斤。每包菇價格三元以上,春節時每包最高可以賣到六元左右,產銷兩旺。”
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在天寶試水成功后,越來越多菇農抱團成立食用菌企業、合作社。同時,隨著近年來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天寶食用菌產量實現了質的飛躍,如今天寶鎮杏鮑菇日產量可達24萬包,秀珍菇日產量可達5萬包。在福建乾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金針菇生產線上,一個個金針菇菌瓶搭乘全自動傳送裝置,依次進入接種車間、培養區、搔菌車間、出菇房等區域。據乾順公司總務廠長朱寶珍介紹,公司于2023年投產,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達到80%,可日產金針菇4.5萬瓶,合計25噸。
食用菌產業實現了工廠化轉型,產業綜合效益顯著提升。截至目前,天寶鎮共有12家食用菌企業、合作社,除了杏鮑菇,還生產秀珍菇、黑皮雞樅菌、金針菇、豬肚菇、白背黑木耳等,產品銷往深圳、廣州、北京等國內市場以及越南、泰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產業年產值突破4億元。
“從1到N”
產業發展促進聯農富農
在天寶食用菌產業已具規模,發展勢頭迅猛的今天,如何讓產業更多地惠及群眾,讓百姓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甜頭”,做到真正聯農帶農富農,成了天寶鎮黨委政府及食用菌企業、合作社進一步思考的方向。
2022年,天寶鎮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福建云佳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新研發“移動智慧菇房”,并于2023年投用。“移動智慧菇房應用了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食用菌種植走向了‘智能化’。菇農可以在菇房外的控制面板上調節光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等環境指標,控制出菇時間,避免在半夜來看菇、采菇的情況。”福建云佳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洪海碧介紹。移動智慧菇房可以栽培秀珍菇、黑皮雞樅菌、杏鮑菇等18種食用菌,目前以秀珍菇為主。相比普通固定菇房,移動智慧菇房生產的秀珍菇質量更好,產量也更高。
移動智慧菇房的研發為聯農富農、鄉村振興帶來了新模式。去年4月,天寶鎮組織田寮村、過塘村、埔里村等7個村“跨村聯建”,爭取政策資金統一購買68個移動智慧菇房,在田寮村打造了“天寶菌菇部落”。“各村可以把移動智慧菇房租給企業增加村財收入,同時鎮政府鼓勵當地村民向企業承包菇房,村民向企業繳納押金,購買菌包,進行出菇管理,企業向村民免費提供技術培訓,并在食用菌成熟后統一收購,讓產業良性循環帶動村民致富。”姚麗津介紹道,目前,68個移動智慧菇房已全部租賃出去。
在“天寶菌菇部落”的一間移動智慧菇房內,菇農何國文正檢查秀珍菇的長勢,準備進行新一波的采收。去年4月,他向福建云佳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包了20個菇房,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這個新模式省時又省力,最重要的是,菇農不必承擔市場風險,不管行情如何,出菇后公司都會以每公斤12元來收購,我的收入很穩定。”何國文笑著說,“秀珍菇的生產周期是7天,一個周期每個菇房可以產菇750-800斤,賣給企業后刨去原材料及勞動力成本,我還可以凈賺六七百元,每個月約有三四萬元的收入。”
“從N到1”
推進種養加一體化發展
小小的食用菌在天寶“開花結果”,強了企業,富了農民,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談及天寶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方向,姚麗津表示,未來,食用菌產業將與天寶的果、蔬、漁等其他三大主導產業融合發展,推進種養加一體化,促進天寶鄉村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何為種養加一體化?即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新型業態。
2023年底,我市出臺《漳州市加快推進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從2024年1月到2026年底,利用三年時間建成9個以上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形成以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縣(區)級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基礎的發展格局。今年我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規劃建設9個種養加一體化現代農業產業園和一批食用菌產業園。
天寶鎮果、蔬、漁、菌等種植業、養殖業發展勢頭良好,推進種養加一體化,有基礎優勢。姚麗津認為,按照種養加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和模式,食用菌產業大有可為。具體舉例來說,食用菌在栽培后留下來的菌渣可以用來喂牛、雞、魚等,實現循環利用。“去年,位于天寶五峰農場的漳州合力畜牧養殖有限公司就開始向天寶鎮的食用菌企業收購菌渣作為牛飼料,經過專業評估,這些菌渣營養價值很高。接下來,我們會鼓勵其他養殖企業進行類似的嘗試。”姚麗津說。
目前,天寶鎮的農產品加工業較為薄弱,轄區內僅有一家漳州天保龍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玉米、筍、食用菌等罐頭產品。“為了填補這塊空白,下一步天寶鎮將積極對接金峰開發區、漳州高新區、藍田經濟開發區等地農產品加工企業,比如嘗試與福建歐瑞園食品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制作秀珍菇、黑皮雞樅菌脆片小零食等低溫冷炸產品,同時加快在天寶本地建立、引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企業的腳步。”姚麗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