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漢臺區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把食用菌納入構建“一區三帶五板塊”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布局,堅持生態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發展,出臺扶持辦法、培育龍頭企業、擴大種植規模,全力推進食用菌全產業鏈建設,有效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路。
隆冬時節,筆者走進武鄉鎮康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產業園大棚,溫暖的氣息撲面而來,大棚內恒溫培養著的一排排冬菇菌棒錯落有致,朵朵冬菇鉆出棒體,一派鮮活的生長氣息。
“這是我們選育的一個冬菇品種,5公分以上沒有開蘑,價格就比較好,市場上價格能賣到五六塊錢一斤。”公司負責人吳建海說道。如今,康田生物科技公司在武鄉鎮已建立規模化菌種生產基地和標準化技術示范園區,發揮著領頭雁作用,年輻射帶動生產食用菌5000萬袋,年帶動產業發展產值4億元,公司也成為全市首批“五個農業”示范基地。
在老君鎮慶豐村,村民夏純利也將自家的鵬鵬家庭農場經營得有聲有色,大棚內種植的平菇長勢喜人,老兩口忙著在大棚中采收平菇。
“種平菇是個掙錢的好門路,我們以前在廣東從事平菇種植,2016年才回到漢中開始建棚種菇,今年上了15萬菌袋,短短幾個月就收入20萬元,還帶動周邊農戶務工。”夏純利高興地說道。
為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多元化、品牌化發展,漢臺區從政策扶持、品種引進、技術培訓等方面不斷加大扶持力度,積極引進香菇、木耳等新菌種、菌株,大力推廣羊肚菌、赤松茸、灰樹花等珍稀食用菌高產栽培技術,促進食用菌生產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截至目前,已形成以漢中康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以菇豐、鵬鵬等經營主體為示范,帶動武鄉、漢王、徐望鎮,輻射宗營、河東店鎮的“三區兩翼”生產布局,形成了集菌種繁育、基地示范、產品回收、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生產經營格局,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夯實了產業基礎。
“區蔬果中心利用現有技術人員,在全區就食用菌標準化生產、菇棚改造提升、產品質量安全、病蟲害防治、產品加工等方面進行定期指導服務,尤其是今年與康田公司一道開展了香菇新品種新設施引進試驗示范,篩選了一批優良香菇新品種。同時,我們積極與陜西理工大學溝通對接,成立食用菌專家工作站,為我區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區蔬果中心主任吳強說。
2023年,漢臺區共發展食用菌袋料栽培430萬袋,發展羊肚菌、大球蓋菇、灰樹花等特色菌菇1850畝,食用菌總產達0.43萬噸,一產產值0.8億元,綜合產值1.2億元,帶動3000余農戶,戶均年增收3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