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秸稈資源豐富,據估算,每年產生秸稈近9億噸,未利用的約2億噸。2021年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發布的《“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要達到86%以上。食用菌能將農作物秸稈轉化為優質蛋白與健康食品。在蘑菇培養基中適量加入秸稈,在緩解食用菌原料短缺、實現農作物秸稈高值化利用、踐行大食物觀、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廣西賓陽縣今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達220萬畝,產生了85萬噸農作物秸稈。該縣通過采取原料化、肥料化、基料化、飼料化等多種方式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秸稈綜合利用率維持在90%以上,成功打造了秸稈資源高效利用的“賓陽樣板”。
近年來,廣西賓陽縣積極引導企業利用秸稈生產食用菌,發展秸稈基料種植食用菌產業。通過推廣“秸-菌-肥基質利用”模式,擴大秸稈基料化覆蓋面,有效解決秸稈綜合利用難題。
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扶持,賓陽縣現有千噸以上秸稈利用率的企業七家。新興的一個項目是基料化:基料化主要是種植食用菌,一個是利用桑樹秸稈生產的秀珍菇,第二個是利用甘蔗、水稻、玉米的秸稈來做草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