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甘南日報卓尼報道,近年來,卓尼縣始終把產業振興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依托自然環境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黑木耳特色產業,以產業帶就業、以就業促增收,黑木耳的新名片正蓄力崛起,為卓尼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日,在卓尼縣木耳鎮七車村木耳種植基地內,一輛輛大卡車停在倉庫前,工人們忙著將打包好的木耳裝車。據悉,這批木耳將被運往浙江,最終走進江浙人家的餐桌。
卓尼縣撫東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楊生東說:“由于今年菌棒進棚的時間太遲了,收成相對來說不是太好,但是銷售渠道還是很不錯的,我們聯系了浙江的采收老板,今天把2萬多斤木耳裝車發走。”
“我是七車村村民,一直在這里干活,離家近,能掙錢又能照顧家庭,我今年大概有3萬多元的收入。”七車村村民馬卓瑪開心地說。
小木耳,大民生。一頭連著就業增收,一頭連著市場。在七車村的木耳加工產業鏈上,從打孔、種植、采收、到晾曬,整個過程都有村民參與,有效解決了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據了解,七車村木耳種植基地,今年有100多人在基地務工,勞務支出在30多萬元,部分務工群眾年增收2萬元以上,真正實現了家門口致富的愿望。
一座座溫室大棚星羅棋布,猶如萬頃碧波上的白帆,為卓尼產業發展揚帆助力。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已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