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天之內受到省委書記兩次表揚,康文藝團隊是一個什么樣的科研團隊?他們做了什么?有哪些科研成果?
康文藝團隊現有固定成員23人,團隊重點聚焦食用菌產業和中藥材精深開發領域,圍繞河南省豐富的中藥材、食用菌等資源,創建了功能性食品綜合挖掘與開發利用技術體系,攻克了藥食兩用功能性食品功效成分不精準等“卡脖子”技術,解決了食品資源開發利用不充分、標準制訂科學性不足等產業問題,保障了市場監管科學性和食品質量安全。
近5年來,團隊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河南省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27項。團隊牽頭承擔河南省重點研發計劃“河南省重要食用菌品種種質精準選育與定向開發”,培養河南省食用菌種質資源研發體系,支撐和推動河南省食用菌產業在國內領先地位。

河南省是食用菌大省,產量、產值和出口額均居全國首位,但在河南省“萬億元級產業”的農產品加工產業中,食用菌加工占比5%,遠低于國內平均水平;種質資源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較少,自主研發的主導品種更少。目前日產20噸以上的食用菌生產企業都要以產值3%以上的價格購買國外菌種的使用權,這也是制約河南省乃至全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存在食用菌精深加工產業技術水平偏低,生產粗放,大部分仍停留在粗加工、初級產品層次,缺乏高技術產品,普遍存在經濟效益低、市場競爭力差的問題。面向食用菌等產業發展問題,河南大學康文藝團隊自2005年開始相關研究,并于2018年9月獲批建設國家食用菌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當前,該中心已成為中原地區唯一一家圍繞食用菌應用和產業化,促進食用菌產業向精深化轉型,推動食用菌生產、產品加工和功能性食品研發快速發展的國家級科研平臺。康文藝團隊建有河南省功能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藥食兩用資源功能研究國際聯合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將中醫藥整體觀和現代科技手段有機結合,實現了對功能性食品資源中功效成分精準、快速、高效識別,為功能性食品的質量安全提供了支撐。截至目前,康文藝團隊的相關成果在鄭州、開封、洛陽、許昌、濮陽、駐馬店和安徽金寨等地企業進行轉化落地應用,近3年合作累計為企業創造了20.58億元的經濟效益。2018年制定的螺旋藻和破壁靈芝孢子粉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于2021年6月1日在全國頒布實施,目前備案企業1078余家,社會經濟效益極其顯著。團隊牽頭建立了由河南省內外42家高校/科研單位、食用菌相關深加工企業、種植戶等組成的河南省食用菌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整合省內優勢資源,突破精深加工技術壁壘,提高河南省食用菌產業的品牌競爭力、科技創新力、產業生產力和社會服務力;團隊在河南省欒川縣秋扒鄉建立食用菌種質資源庫,生產和加工基地,大力促進當地食用菌產業發展和種植戶增產增收。當下,由康文藝團隊牽頭建立的河南省食用菌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已經全面開展科技興農的工作,將在振興鄉村、振興河南的征程中做出非凡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