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中江縣馮店鎮禾加村的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一排排食用菌棒整齊地擺放在鐵架上,菌棒上的香菇像一把把小傘,一朵挨著一朵,長勢喜人。
育菌大棚內,一陣陣菌香撲面而來。基地中的工人們正在忙碌地采摘著,小心地用剪刀從菌子底部劃過,把一朵朵食用菌采下裝進筐里。 “用拇指和食指按住菇柄底部,然后左右旋轉連菇腳一起輕輕擰下,采摘時不要碰傷菌蓋、菌褶和周圍的小菇……”54歲的禾加村村民洛吉蘭近年來一直在食用菌基地務工,能熟練地進行采摘、分揀等工作。這不,她正以老師傅的姿態,手把手教新來的工人采摘食用菌。 食用菌基地的建立,給大家提供了就業機會,對于家門口的這份工作,大家都十分滿意。“兒女在外地打工,我就利用農閑時間來基地務工。就在家門口,活兒也不辛苦,一人一天能掙120元。”洛吉蘭高興地告訴記者。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近年來,禾加村結合地理氣候和生態優勢,把食用菌產業作為該村的主導產業之一強力推進,逐步打造以菌種培育、菌棒生產、出菇采收,遠期以烘干加工、冷鏈物流為目標的食用菌產業發展鏈。 “目前,我們村食用菌品種主要有平菇、金頂菇等,種植規模約120畝,共有種植大棚81個。預計年產各類食用菌1000余噸,實現營收600余萬元,按現在的行情,收入還是很可觀的。”禾加村黨支部書記劉元學說道。 據悉,馮店鎮通過建立群眾“保底收益+入股分紅”、土地流轉、務工就業等增收機制,帶動農戶就業150人,人均增收1500余元。 同時,借鑒金堂縣竹篙鎮種植經驗,促進食用菌產業向干品、精深加工方向發展,不斷提升全鎮食用菌產業發展質量。預計到2025年,將帶動園區食用菌產業發展規模達1000畝。小菌子,已成為助力當地產業興旺的“致富傘”。 “下一步,馮店鎮將立足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合作示范園區,對接金堂縣竹篙鎮,共同打造以‘糧食+蔬菜(食用菌)’為主導產業的萬畝農業園區。積極引進業主、培育農業大戶,發展家庭農場,打造建成5000畝現代農業園區體系,帶動周邊群眾就近務工增加收入,提高集體經濟組織收入。”馮店鎮副鎮長張亞輝說道。